国庆长假,某私企老板魏江前往广东,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管理课程。他的公司创办已有6年时间,渐渐进入一个看似稳定的瓶颈期,员工普遍缺乏激情和动力,如何提高执行力,是本次管理课程的主题,也是魏江所迫切想了解的东西。但这些天,回到武汉,魏江又陷入迷茫:在课堂上听得是热血沸腾,可回顾一下老师所讲的诸多案例,似乎都跟公司面对的问题不搭界。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时尚是一季又一季的新款服饰,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种层出不穷的管理理念,正成为不少企业老板或高管力追的时尚,但这些“时尚”让人受益几何,却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从创办公司以来,我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管理上的学习,不能说没有收获,但一些管理新理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这管理也赶时尚,让人累得慌。”在昨日的采访中,魏江对记者感叹。
据魏江介绍,作为企业负责人,他经常会收到一些咨询管理公司的课程邀请函,其中不乏一些咨询管理名家。六年来,花费在这方面的经费相当可观。魏江对一些名家讲师、全球主要管理流派、管理新名词、知名案例等问题如数家珍。
汉口一家商务公司总经理程东是一名典型的“学习型”老板。他告诉记者,曾有一度,在他和他的朋友们当中,“管理充电”是一股狂热的潮流,在课堂上,讲师授课形式花样迭出,比如大声宣誓、做游戏、大胆与陌生人沟通等,很多平时稳重沉着的管理者,身不由己被现场气氛感染,亢奋无比。
程东说,平日,朋友们交流管理心得是常事,有什么好的名家讲师的课程,大家又会互相介绍,一些新名词、新理念要是自己不知道,难免感到恐慌,更要抓紧时间补课;而当他率先掌握了一些新的管理名词、理念之后,心头则会有种领先的成就感甚至虚荣感。但在现实中,当企业出现问题,这些时髦的名词又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样赶管理时髦,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很大的压力。现在,很多人开始认识到这是个误区。”程东告诉记者,他现在只认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只要能让企业正常的创造效益,就是有效的管理理念。“不少所谓新理念,不过是咨询管理公司的新包装,虽说这是行业市场的需求,但作为企业管理者,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己超越自己,才是真的超越,跟外界的盲目“充电”比较,只能让自己更迷茫。”程东深有感触地说。(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