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中学生篮球赛折射两国家长不同体育观念
2007-10-29 10:02 来源: 望京网


中德学生在进行篮球赛。(詹逾/摄)

 

  这个星期,杭州大关中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20多名来自德国莱布尼茨一级文理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昨天下午,两国学生进行了一场友谊篮球赛。

  “德国学生的体力太好了!”这是比赛结束后,大关中学篮球队学生们最大的感觉,而记者也在与几位德国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了这其中的原因。

  德国家长更支持孩子的体育兴趣

  “近几年学生的体质变差了,尤其是耐力和肺活量,有些孩子长跑时连全程都跑不完,这跟他们平时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大关中学体育老师徐灵飞说,虽然学校能保证学生在校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但家长们“重学业、轻锻炼”的观念,还是对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素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听说有些中国家长不喜欢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莱布尼茨一级文理中学的老师和学生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虽然体育并不是德国学生高考的必选科目,但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茨蒙曼校长说,只要是孩子对某项体育运动有兴趣,家长们都会非常支持,“有个家长每周末都会开车从罗特韦尔赶到斯图加特,路上要花1个多小时,为的就是送孩子去参加乒乓球训练,而类似的情况在我们学校非常普遍。”

  德国很多运动场所向学生免费开放

  “学校一般每周有3节体育课,但学生们更多的锻炼时间还是在校外。”郎格老师说,学生在课后会参加各种校外的体育协会,而且项目非常丰富,“除了游泳、长跑、球类等校内的必修项目,柔道、空手道、击剑、舞蹈等,都有很多学生参加。”

  “德国学生热爱运动,与社会的整体氛围也有很大关系。”茨蒙曼校长说,这些体育协会、体育设施的经费一般都由政府资助,“在人口较多的乡镇里,政府部门都会出资建造设施比较齐全的运动场馆,而且大部分运动场馆都是向青少年免费开放的,学生们在社区附近就能找到运动的场所。”

  德国多数家庭有一起运动的习惯

  “体育锻炼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但在这些方面,我们做得有些欠缺。”徐灵飞老师认为,学生体质变差的现状,跟家庭的观念和氛围有很大关系,“现在不少学生不愿意参加锻炼,嫌跑步太累、游泳太难,一定程度是受了家长的影响,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花过多时间在运动上,即使是参加锻炼,也是出于考试的需要,另外,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运动的习惯,当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但在德国,情况就很不一样。“很多家庭都有一起运动的习惯,我们把运动时间当作感情交流的一个机会。”11年级的斯雯雅·拉尔说,她和爸爸妈妈会经常一起打球、跑步,而且几乎每周都会去观看体育比赛,“即使没有这些安排,我们一家人也会一起去骑骑车、散散步,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事。”

 论坛精选
·招聘 ·北小河傍晚的云
·今日签到完毕 ·招聘
·知足常乐 ·北小河公园旁边的店拆
·签到 ·游泳是必修课
·今日份运动打卡:慢跑 ·夕阳下的北小河
·三问尖扎黄河特大桥事 ·黄渤自曝“患病概率是
·北小河公园樱花谷 ·太阳宫车站前这么停车
·美团小象超市商品涨价 ·等着我
·剪映录屏解锁收费小窍 ·这就是北京的夜生活夜
·鸟巢上空蓝天白云 ·全新 键盘鼠标一套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