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的孩子作出一些“过激”举动时,家长是先责备他,还是坐下来与他进行交流?日前,一场名为“做孩子的情商教练”报告会在市一中举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有高情商的父母,才有高情商的孩子;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孩子的顾问,不要当孩子的领导;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孩子扎实的自信,培养孩子学习的弹性……”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些特殊心理状态,总和“逆反”画上等号。张怡筠博士根据她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为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交流支招。现场互动环节中,学生家长还和张怡筠进行面对面探讨,后者从情商的角度,解答了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和学科等提问,让家长从中受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