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每年投资亿元解决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晨报讯 (记者 朱烁) 昨天,副市长孙安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议案办理情况。市教委负责人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市将对中小学布局做出调整,生源不足和办学条件不达标的薄弱学校将面临撤并。
孙安民在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后,市和区县政府一律不得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利用财政性教育经费重点建设超标准学校。不得举办各种名义的实验班。
目前有40余万的流动人口子女在京读书,其中10余万孩子分散在200所未经批准的自办学校。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明确表示,对于这10余万流动子女,市区两级政府正在调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他们受教育权利和基本生活安全。每年全市提供八千万到一个亿的资金专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本市还将对中小学布局做出调整,生源不足和办学条件不达标的薄弱学校将面临撤并。对确实需要保留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规划。北京此前明确叫停“巨无霸”班级,学生和老师的去向就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表示,将通过资源整合来保证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证。
此外,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已经列入市政府确定2010年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