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溃疡患者每天空腹吃土豆泥可缓解病情
2007-11-01 10:47 来源: 望京网

  尽管东西方的饮食和烹饪文化千差万别,但是如果要在它们之中找到一个交集点的话,那么大概非土豆莫属了,因为,在世界各国几乎都可以看到用土豆做成的美味菜肴。不仅如此,联合国还在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屈冬玉博士说,这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二个“作物年”,第一次是2004年的“水稻年”,但当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而作为世界三大口粮之一的土豆,在全球干旱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无疑已成为人们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张中军说,土豆富含维生素C和钾,能够帮助大大减少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近2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土豆生产国,领先于俄罗斯、欧洲和美国。这些都曾是土豆生产量最大、也是目前消费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屈冬玉博士也强调,土豆既是蔬菜,也是粮食,它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的粮食作物里面最全的,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它也都有。有营养学家曾经做过实验,148克土豆(大土豆一个,小土豆四五个),每天一份,就基本上能满足维生素和营养的需求。

  张中军还介绍说,在中国,土豆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菜品了;在发达国家,土豆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像土豆条、土豆饼、土豆泥、土豆汤等,也都是日常家庭食谱的主打菜肴。在过去4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土豆消耗量已经翻了一番,但总量仍比欧洲少。

  因此,联合国推出“土豆年”活动,也是旨在突出“毫不起眼”的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土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一些国家筹集资金用于加强农业研究。

  土豆在各地的“小名”

  意大利:地豆

  法国:地苹果

  德国:地梨

  美国:爱尔兰豆薯

  俄国:荷兰薯

  我国云贵:洋山芋

  我国山西:山药蛋

  世界通用名:马铃薯

  营养学家教你正确吃土豆——

  炖、炒、蒸都是好吃法

  中国人,几乎个个都跟土豆有着深厚的感情,困难时期,土豆就是“救命的粮食”。

  记得爷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顶着鹅毛大雪去上学,临出门前,太奶奶给他口袋里装两个烤熟的土豆,揣着热乎乎的两个“取暖袋”,一路小跑就到学校了,保准双手不生冻疮。那些年月,两个土豆就把午餐打发了。

  但是那时候,爷爷可不知道土豆的营养如此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的含量,可以说在蔬菜类里排第一位。其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有预防便秘和癌症等作用。

  我国著名营养学家、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师李瑞芬教授是土豆的忠实爱好者。她对记者说:“我们全家人都爱吃土豆,尤其是老伴,他从小受的是西方教育,口味也相对西化一些,以前我们家每周要吃3~4次西餐,老头就喜欢吃我做的土豆饼,这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配菜。”

  接着,李教授便详细地把她最拿手的土豆饼的制作方法一一道来。

  首先,把土豆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最好煮得烂一点,这样做出来的土豆饼口感才会绵软、细腻。然后,把土豆从锅中捞出,放在碗中,用勺子碾成泥。随后,放少量鲜牛奶,如果觉得稀,也可以用奶粉来代替。搅拌均匀后,把土豆泥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厚度约1厘米,大小自己掌握就行。最后,裹上一层干面,放在鸡蛋液里滚一下,再包上一层面包渣,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

  除了用土豆制作美食外,它还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土豆泥是李教授给患者治疗胃溃疡患者的食疗秘方。她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得了胃溃疡,胃上就多了很多小窟窿,而土豆泥犹如小膏药一样,把这些小窟窿牢牢封上。每天空腹时吃两次,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病情会明显好转。

  对于刚出生4~6个月的孩子,土豆泥是他们练习“开口关”的重要食物。李教授说,孩子从4个月就要开始吃饭了,这时家长可以多给他们喂点土豆泥(把土豆捣烂后,加点盐和牛奶即可),不但能给宝宝提供生长所必需的丰富营养,还能帮助他们练习牙齿的上下咀嚼功能。

  但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土豆不是一种好的零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土豆高温加热之后,特别容易形成“丙烯酰胺”类有毒物质,所以炸薯片是这种毒物含量最高的食品,炸薯条也有这种麻烦。所以,土豆类脆片、油炸片、薯条之类零食都要格外小心,每天不要超过25克。

  幸好,家常蒸煮炖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20℃,所以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因此炖土豆、炒土豆、蒸土豆等都可以放心食用。

  小链接:点评土豆五大吃法

  据人民大会堂高级配餐员陈林生介绍,在中式国宴上,番茄牛肉土豆和罐焖牛肉土豆是两道主打菜,而土豆泥、土豆沙拉则是招待外宾时少不了的菜品。对于一般宴席或是普通家常菜,中国人最钟情的土豆吃法莫过于炒、熘、炖、炝、烀这五种了。

  炒:主要是炒土豆片和土豆丝,再配上青椒片或胡萝卜丝,外脆内软,酥嫩相宜。

  熘:主要是熘土豆片和土豆丁,除了保持炒土豆的特点外,又增加了几分滑润。

  炖:而以东北乱炖为代表的土豆炖菜,主要是炖土豆块和土豆片,冬天来一大锅炖菜,不但又沙又面、松烂利口,而且暖身又暖心。

  炝:是炝拌土豆丝和土豆丁,一款地道的小菜,凉脆、清淡又爽口。

  烀:即是烀(hū)土豆酱,这是最简单的土豆菜。

  相关阅读:

  一本关于土豆的书

  由美国作家拉里·祖克曼创作的《马铃薯:改变世界的平民美馔》一书,在网上点击率很高,作者从大量资料入手,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角度,勾勒出马铃薯不凡的历史。对土豆感兴趣的人,很值得一看。

  餐餐不离 顿顿花样

  西方人,把土豆当“主角”

  西方人几乎餐餐不离土豆,尤其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土豆是仅次于面粉的重要主食,沙拉、浓汤、主食、零食,土豆可谓是无孔不入,真的是菜也土豆,饭也土豆。而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土豆却永远是个“配角”,入菜用的。

  西方人最喜欢的土豆吃法。第一种是土豆沙拉或土豆泥,这是道不错的开胃菜或主餐配菜。最经典也是最传统的土豆沙拉是将土豆丁、火腿丁、苹果丁、鸡蛋蛋白丁和青豆放入一个精致的沙拉碗中,然后把蛋黄碾碎与沙拉酱拌匀,等配料都晾凉了,再把调好的沙拉酱倒入碗中,所有材料拌匀即可。

  而土豆泥则是将黑胡椒、黄油或蛋黄酱与煮到软透的土豆搅拌在一起而成。欧美人大都喜欢用土豆泥作为肉类主餐的配菜。不论是烤火鸡,还是烧牛肉、烤鸡翅,用它们的汤汁浇在鲜嫩的土豆泥上,味道别提多诱人了。

  第二种是烤土豆,用锡箔纸把土豆包好,放到火中烤,小小土豆宛如一只只“烈火金蛋”。整个土豆被烤熟以后,对剖,留两到三毫米的土豆壁,在里面抹上黄油或奶酪,土豆香和奶香在热气的熏陶下,更加香郁诱人,确实别有风味。

  记得第一次吃烤土豆的情形,那次午饭端上来一大盘用锡纸包好的东西,本以为是烤肉之类的,兴冲冲打开一看,发现就是一个土豆,连皮都没削,而且还滚烫滚烫的。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看到周围那些外国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迫不及待尝了一口,酥软香甜的薯香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一种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炸薯条。但在西餐中的炸薯条,跟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中的不同,它们大都是胖胖的、短短的,而且一般是用普通植物油来炸,比用氢化植物油炸出的薯条健康得多。

  把土豆加入“减肥食谱”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院院长、营养学专家饶平凡教授研究后发现,土豆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中,比较少见的同时含有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每148克土豆产生的热量仅为100卡路里,真正的淀粉含量不到2%,而且不含脂肪,能有效控制人们日常饮食中脂肪总量的摄入。因而,土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减肥食品。

  据了解,1988年,法国维勒班市成立了全球第一家马铃薯减肥健美餐厅,目前这类餐厅仅法国就有70多家。1989年以来,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也先后创建了土豆食疗餐厅30多家。

  中餐用土豆作主食的还不多,多数人是当菜吃。为了减肥,就应以土豆当饭,如煮土豆、土豆条或煎土豆饼,每日一餐,坚持吃下去,对预防营养过剩或减去多余的脂肪肯定有益。

  小记推荐:土豆新做法

  灯影芋片

  原料:土豆400克,辣椒红油75克,色拉油约75克,味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土豆削皮,切成长约7厘米、宽4厘米的大块,再用刀切成比一分硬币略薄的大片,用水冲洗1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2.锅内下油烧至六成油温时,将切好的土豆片入锅炸至色黄酥脆时捞出,沥去余油,待完全冷却后,加辣椒红油、盐、味精拌匀即成。

  受访专家: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营养师 李瑞芬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屈冬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 张中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人民大会堂高级配餐员 陈林生 

 论坛精选
·看到了红石榴 ·看到了七叶树
·《我爱北京天安门》 ·风太大
·今日天气 ·北京地区野花图鉴之〇
·昨天早上八点四十进宫 ·一大片油菜花
·快乐天天 ·故宫里赏玉出昆冈展每
·钟粹宫的大圣遗音展 ·北京早霞5.17
·最美黄月季 ·昨天进宫赏中外园林文
·昨天在景山看故宫在宫 ·昨天一早上又去景山登
·好空气 ·这样子的共享单车你见
·大风刮的太邪乎了 ·河北省 雄安新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