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五六十平米的出租屋内,7、8个陌生的人分别住在几个用木板隔开的小房间里,如今在北京,这种被称之为“群租一族”的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来到京城,或工作或求学。面对疯狂的房价和高昂的房租,他们无奈地选择了群租。
《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称,出租的居住房屋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承租人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在该规定即将实施之际,记者近日走访了西三环六里桥附近一些小区的一些群租者,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希望以此作为“标本”,折射“群租一族”的某些生存状态。
群租无奈却很现实

这间三居的房子被隔成了6个小单间,住了8个人
因为房价高,产生了租房者,因为房租贵,产生了群租者,道理浅显的让人一目了然。
12月7日,北京市建委发布的新楼盘预售信息显示,11月份新开楼盘均价14966元/平方米,比10月份新楼盘开盘均价15324元/平方米下降358元。但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认为,11月份的房价较以往突然下跌,可能是市场的一个正常波动,只是局部现象,房价可能会再次反弹。
而近年来,随着北京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的房屋租赁市场日益扩大。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每年约有80万—150万套房被租,市场年交易额近 200亿元。
据“我爱我家”发布的房屋租赁价格指数来看,11月北京房屋租赁市场的平均租金水平为每套2299元/月,虽然市场正式步进入了传统的租赁淡季,但相比上月的租金水平仍上涨了1.41%,基本维持了近期的租金小幅上涨走势。

动辄上万元的房价,让很多人望楼兴叹
一边是疯狂的房价,一边是上涨的房租。群租,对于囊中羞涩的外地来京者来说,可以说是无奈却很现实的选择。
群租在六里桥工贸小区的小燕在紫竹院从事速记工作,提到群租生活,颇感无奈,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薪水不高,没钱住太好的房子。她说,我也想住好点的房子,但现在一居室、两居室动辄几千块钱,我现在每月工资才一两千,根本住不起。
“现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单间,虽然小,但价格也低,400块钱还负担地起,反正也就晚上回去睡睡觉,等有钱了再换个好点的吧。” 这个曾经很爱看《白领公寓》的外地女孩,看看自己的处境,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虽然有些气馁,但还是不断给自己打气。
在网络公司工作的杨子和她的女朋友已经在目前租住的小单间住了近2年。一张双人床、一张桌子、一个简易衣橱,这些家当把屋内占的连个花盆都无处摆放。屋子是后用木板隔开的,敲起来咚咚响。由于不隔音,晚上他们都不敢大声说话。由于屋子窗户小,里面昏暗污浊,虽然是冬天,但他们也只好在门上挂个帘子,平时尽量把门打开,而他们的房间连个暖气都没有。
虽然两个人加起来每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但杨子和女朋友还是“坚守”在这个月租650块钱的单间里。扬子解释说,不是不想换地方,但这周边好点的房子,都1500以上,我们还准备攒钱买房子呢,就不花大钱去租房子了。但说到何时买房,杨子苦笑着摇了摇头。
“共用”标签下的潜台词
12月3日,星期一。早上5:30,当手机闹铃声响起的时候,虽然还困意难消,但李毅还是猛地起身,拿起牙具冲进卫生间。自从3个月之前搬到六里桥华源某小区这间群租房里,这已经成为李毅每天一睁眼的第一件事。
他租住的这个二居室的房子,被房东隔成了5个单间,住了8个人。
“共用”是群租房的标签。卫生间共用,厨房共用,洗衣机共用……也许除了自己的“鸽子窝”,其他都属于共用的范畴。但在共用的背后,“竞争”却是潜台词。
刚住进来的时候,李毅不懂这些。“我在中关村上班,每天6点起床,7点出门。但刚来的几天,早上起来,发现卫生间、厨房都是人,刷个牙、洗把脸,上趟厕所都得排队。好多人都拿着脸盆、牙具在卫生间等着,看着有人出来,都往里冲。等到轮到自己的时候,大半个小时都过了”,因为这些事上耽误了时间,李毅上班迟到了好几次。
渐渐地,李毅摸到了规律,发觉6点是大家起床的高峰,于是他决定提前半个小时起床,虽然起早很辛苦,但能换来安心、从容地洗漱、上厕所,李毅觉得还算值。

共用的橱柜里,按照房间号摆放着5户人的厨具
和李毅一样,群租一族每天都在经历这种“残酷”的竞争。记者在该小区一间出租屋内看到,几平米的厨房里,摆了一个带有6个空格的壁橱,每个空格上贴有数字,1号房、2号房,一直到6号房,空格里摆满了各户的碗筷瓢盆,而好几个炒勺、电饭锅分散在各个角落。
住在其中的一个群租者告诉记者,因为做饭的人多,每天下班回来,想做顿饭,不等个把小时轮不到自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往往是一户人炒菜的时候,另一户人就已经开始洗菜、切菜等前期工作了,只等着前面人的菜一出锅,立即开炒了。
“住在这里,必须眼疾手快,见缝插针”,临走时,这位群租者自嘲般给记者说了这句经验之谈。
虽然是合租,但没人要求你合群。
已经群租快1年的时间,小燕对周围的“邻居”还是很陌生。她说,大家平时早出晚归,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享受自己的小天地,基本上没什么交流。这里都不是大家的长住之地,有的人住了一个月,甚至几天就走了,没法跟人认识,也不必跟人认识。
“其实,每次有人搬走,我心里都有种莫名的悲伤,也许这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种漂泊和不稳定感吧”,望着窗外的高楼,小燕的眼睛有些模糊。
与小燕频繁换邻居稍显不同,李毅在“迎来送往”邻居的同时,也换了两个房东,这俩人都是二房东。第一个房东也是外地人,和他们一起住。但后来以为要离开北京,就把它又转给了一个北京人。除了换个房东,其他什么也改变。
记者在华源某小区了解到,整个小区,1/4以上的房屋都被出租,有房主自己出租的,但更多的是二房东出租的。二房东光靠拉租客赚钱,一个单间一年可6、7千,一年少说也有5、6万元的收入。
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也带来不少的隐患。小燕说,生活被打扰对她们来说是常事,经常有人带朋友过来,高谈阔论,嘻嘻哈哈。而一旦有空房间,房东就会带人来看房。然后就是搬东西,收拾屋子。几乎每月都有这种情况,叮叮咣咣的声响让她觉得很烦,但却无可奈何。
同时,人来人往也让群租者的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他们贵重的东西从不放在房间,都自己保存,丢了也不能说,自己吃哑巴亏。房东就曾告诉过李毅,屋里千万不能放现金,丢了她可不负责。
群租的罪与罚

六里桥附近的一个电线杆上贴满了租房信息,很多都是招租单间客户
近年来,由群租引起的租住者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在某地小区,曾有百余居民联名“声讨”群租。
在华源某小区,有业主告诉记者,租房者良莠不齐,随处吐痰、乱丢垃圾情况时有发生。加上有的人上下班时间不规律,到晚上人员嘈杂,影响周边居民睡眠休息。群租使小区人满为患,每天等电梯的时间成倍增加。经常有人搬进搬出,不但影响了业主的生活,也存在严重的治安、消防隐患。
在网上,还有人总结了群租的“四宗罪”,一是使小区生活品质下降,二是邻居生活受扰,三是安全隐患倍增,四是设施损坏严重、小区环境恶化。
那边业主言之凿凿,这边租房者也是据理反驳。
杨子说,如果不是收入不高,谁愿意选择这种居住环境恶劣的群租方式。现在房价天天涨,买房子遥遥无期。好点的房子,房租又太高。我们也不想过这种生活,但我们别无选择。
“我在等电梯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这些租房者如何如何的不是。我们来到这里,是因为你们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一边拿着钱,一边数落我们,这样合理吗?”小燕愤懑地说。
今年8月29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一个通知,又将关于群租的争论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个名为《关于抓紧完善业主公约,增补规范租赁行为相关条款的通知》,增加了“一间房间只能出租给一个家庭或一个自然人,出租给家庭的,家庭人均承租的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的条款,按照当地媒体的解读,这意味着即使是好朋友或者是男女朋友也将不能租住一间房。
就是这条规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让网上掀起了空前的口水战。有网友指出,“一间房只能出租给一个家庭或一个自然人居住”的规定将为在城市里谋生的外地人制造巨大的麻烦。如果没有配套政策来安置他们,仅仅强调严格执行规定,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将远远大于群租本身的危害。
群租是法律问题还是经济问题?
上海群租问题余波未了,北京也对群租有所动作。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记者近日从市建委获悉,该《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规定,“出租的居住房屋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其中,成套住宅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同时规定承租人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
新《办法》的施行对群租者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多大的影响,目前不得而知。
而据了解,本市已成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下设相应办公室,在居委会或村设立一站式办公服务站,解决流动人口婚育、居住等的管理问题。
对于北京群租的整体状况,记者电话采访市建委房屋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调研。
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群租”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法律缺失,而在于经济原因。高房价导致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急剧恶化,特别是刚步入职业生涯、缺乏经济积累的年轻人,现在北京、上海的房价已经严重背离了当地的工资水平,以现在年轻人普遍的薪金水平,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过“群居”生活。高房价不仅使中低收入的年轻人被迫选择了“群租”,而且也使房租的价格相应上升。但高房租又促进了“群租现象”的蔓延。他建议,应该给“群租”以合法的地位,这样就能够在租住人员的身份确认、登记、用电负荷、环境卫生、扰民、小区出入管理、房租纳税等环节上进行监管,把不利的因素尽可能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此外,也有网友提出建议,希望政府也能给群租的人提供廉租住房,或者把一些住房改造成宿舍,让他们租住,这样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便也能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体现城市的包容性。
但这些都还仅仅是愿望,像小燕这样的群租者目前除了努力和坚持之外,似乎只有期待。(记者 任征兵)
网友留言:
“这样的后果是房子的利用率降低很多,导致更多的人要找房租,租金上涨;也会逼得更多的人要买房,房价也上涨,以上海现在的高房价高租金,是非常不适合这样做的,是和政府的控制房价政策相违背的,是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违背的,是历史的倒退。”
——网友“蓝天”
“如果社会有很多公共租赁公屋,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其他员工就有比较好的住处了,现在的企业都不解决住处的,因此群租是没有办法的现实办法,是过去的过渡房一个新的延续,因此很多酒店如果效益不好都可改群租式公寓的!”
——网友“霹雳”
“现在是市场经济,二房东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有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房子才能被租客接受,太黑心的二房东是无法长久立足的。绝大多数是不黑的,是按照租客需求来提供服务的。 ”
——网友“绿城”
“群租产品负面报道颇多,坏的产品侵犯了邻居和居住者的利益,这不必说,但是好的群租产品侵犯了谁的利益?”
——网友 “weizhinan”
“别的不说,群租会降低小区物业的品质,影响房子的价格。我本来看好一个高档楼盘准备购买,后来听说有群租,我就打了退堂鼓。”
——网友“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