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关村地下交通环廊开通试运行。这条全长1.9公里的地下交通枢纽,呈扇形贯通理想大厦、中关村购物广场、鼎好电子城等十余个中关村重点区域,行驶在环廊内无须等候红绿灯。
35个摄像头实时监控
昨天上午9点,记者进入环廊体验运行情况,虽说这是一条建设在地下的通道,但环廊内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双条车道的路况一目了然,能很清楚地看到安置在环廊墙壁和顶端的引导标志、指示灯等。同时,顶端的电子屏还将环廊内外的道路状况、停车信息进行实时播放,方便行车者了解路面状况。
负责地下环廊物业管理的城科第一太平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总经理高一民介绍,地下环廊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控制,所有路况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传达到中央控制室。环廊内设置了35个摄像头,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同时还配备30名交通协管员,向过往车辆提供问讯、引导指挥以及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
非机动车禁止通行
开通首日,环廊内通行的车辆并不多。中关村西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赵立华介绍,可能是由于市民不清楚环廊开通的信息,多数选择了传统路线通行。
赵立华表示,地下环廊仅允许机动车通行,行人、摩托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都不能进入。试运行期间,环廊开放时间为早上7:00-晚上11:00,在这期间进出环廊的10个通道都将开放,此期间外,将保留个别出入口开放,方便周边大厦的工作人员进出。
环廊内限速15公里
在环廊内,几乎每个入口都有限速15公里的标志。由于环廊内通行车辆并不多,行驶在里面很容易就超了速。赵立华表示,地下环廊是一个封闭空间,且拐弯较多,为保证安全,环廊内行驶车辆都要求限速15公里。对超速行驶的司机,目前只能靠协管员举牌提醒,交管部门暂时不会做出处罚,但随着使用环廊的车辆逐步增多,今后会考虑与交管部门协商,对超速车辆做出一定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