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远的将来,路经国贸桥下的人们将不用为等绿灯心急火燎了。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困扰CBD发展的交通问题也将得到缓解。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北京CBD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CBD管委会正酝酿通过人车分流,缓解国贸桥下拥堵的问题,CBD核心区被东三环和长安街东延长线分隔出的四个区域将通过地下通道实现环形连接。地下空间连通地铁
“按照目前的规划,国贸桥附近的地下空间将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与地铁连通,地下二层将建成大型地下停车场。”CBD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实现人车分流,在保证人们出行安全的同时,有效缓解国贸桥地面交通压力。
CBD管委会副主任桑小为表示,在进行CBD交通规划的同时,他们还进行了交通的组织规划,84平方公里交通重要节点的调整规划,以及包括公交网线的调整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CBD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在商务写字楼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以国贸桥为中心,在地下形成一个交通枢纽,与公交换乘站、地铁换乘站连接。
记者了解到,CBD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以来,已经完成了中环—银泰、京澳—财富两条地下通道的建设,连通东三环国贸桥的银泰—航华地下通道已于今年10月动工。此外,财源与中环地下通道也已开工,马上将要开工的还有财富中心至福尔大厦,福尔大厦至嘉里中心,嘉里中心至国贸三条地下通道。以后从京澳中心通过地下就可以直接到达国贸和航华科贸中心。将使用智能交通
保证CBD交通的顺畅,离不开一流的管理。现在,CBD管委会、市交管局和市交通委共同做了一个智能交通的规划,包括灯控系统、人流车流监测系统、违法监测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指挥中心等内容。
其中,交通诱导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动态的信息提示:用绿、黄、红三种颜色提示前方道路畅通、缓慢、拥堵的通行状况;另一部分是静态的交通疏导,提示驾车出入的人一些信息,如CBD目前有多少停车场、多少空余车位,减少因停车不便造成的时间损耗和由此带来的路面交通压力。
年内7条道路开工
目前,CBD区域共规划城市道路45条,总长度41.5公里,道路占CBD总面积的39%。自2000年以来,已建设完成26公里,基本完成了CBD周边主要道路和区域内部主、次干路的建设,CBD道路框架正在形成。下一步,将要动工的就是城市的次干路,城市的次干路建设将与整个区域开发建设和项目同步。
在主干路贯通以后,CBD的“路网”也将进一步细化:除了今年已经建成通车的10条累计长度8.8公里的新路,CBD目前正在建设中的5条道路也已经具备通车的能力,将在明年上半年竣工。此外,还有7条路将在年内开工建设。这些道路都建成后,CBD道路建设通车的总量将达到规划的80%。
区内便民车年内开通
“我们鼓励公交出行,但公交出行最大的问题就是换乘。”桑小为表示,现在主要的地铁站、公交换乘站与写字楼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他们计划通过便捷的内部便民车,改善区内“小交通”,为入驻企业服务。目前,CBD管委会已经在CBD核心区的西北区选定了线路,这条线路年内就能开通。
与此同时,CBD管委会还与公交公司合作,在CBD区域内规划了三条内部环线,估计在明年五六月份将有一条环线开通,缓解区内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