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市透露出不少怪现象,说是怪,但怪得有道理,一些可能是所有汽车市场走向成熟过程中必定显现的现象,一些则是有“中国特色”的车市现象。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这些怪象当中,推敲出当前中国车市很多有趣的话题,甚至是热点。
怪象一:新老共存同堂出击
案底:捷达三代车型(老捷达、宝来、速腾)同时在售;帕萨特三代车型(桑塔纳、帕萨特、迈腾)同场竞技;花冠两代车型(九代、十代)并行销售;旧款蒙迪欧是否完全停产,还要取决于蒙迪欧致胜的需求;还有之前的索纳塔与御翔NF,菱帅与蓝瑟等。今年,新款车和旧款车一起销售,或者两代甚至几代车型同堂的情况,比以往更加多,而这样的局面也只可能在中国出现。
点评:在国外多数国家,尤其是汽车大国,如北美、欧洲、日本市场,车型的更新一般采用垂直换代的方式更替,新一代车型上市后,上一代车型随即退市,一些车型即使是小改款,新款车与旧款车也很少出现共存的情况。中国“几代同堂”的“始作俑者”当然就是南北两个大众。只要还有市场需求,厂家是不会放过榨取利润的机会的。
怪象二:经济型车低迷,SUV火爆
案底:利润继续变薄,市场还在萎缩,这是今年经济型轿车的市场状况,今年主要经济型轿车(排量在1.0L-1.6L的小型车)的销量均在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SUV市场异常火爆,前三季度,整个国产SUV市场的产销超过26万辆,同比增长157%,而且厂家今年投放的SUV新车特别多,包括新帕杰罗、逍客、FJ-酷路泽、雷克萨斯LX570、狮跑等10多款车型陆续登场。
点评:事实上,在国家鼓励发展小型低能耗车、油价持续飙升的之下,却出现经济型车市场低迷,SUV市场火爆的状况,这确实让人们感到惊讶。有业界人士认为,物价上涨、股市走好,都影响了经济型轿车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实,国家对于小排量环保车始终没有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支持,也是该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目前油价对于很多SUV目标客户的影响还是比较微弱的,在没有政策的约束下,大车身、更广泛的道路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SUV的热度仍将持续。
怪象三:自主品牌换标成风
案底:去年自主品牌扎堆推出中高端车型,今年他们则忙着换标。吉利、比亚迪、长城、海马、双环等六七家自主品牌都更换了自己的标识。
点评:近两年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使自主品牌车厂商的自信不断增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换标恰恰也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一步。不过车标归根结底也还只是“脸面”,既然以貌取人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偏见,那么自主品牌显然不能指望光靠改标识就能够扭转人们几年以来形成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