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了10年之久的破旧厂房,如今被改造成为本市远郊区县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昨天位于房山区石花洞景区内的诚通颐年山庄一期正式开始试运营,明年底全部建成后将达到1000张养老床位。把闲置的国企资产盘活,并改造为设施先进的养老机构,该做法在全国还属首次尝试。
“该厂房已经闲置了10年,每年光维护费就几百万,这次中资公司投资3000万把废旧的军工厂改建成中高档的养老机构。”投资该养老社区的中国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央企产业布局调整,原燕京汽车厂一分厂处于闲置状态,总价值达1亿元。改建养老社区主要是把原厂内招待所、办公楼、车间、食堂改造成养老中心。
记者看到,虽然“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标语,还留在装修一新的老人居住楼外墙上,但老人居住房间如同宾馆标准间干净整洁,完全看不到废旧汽车工厂的痕迹。已建成的两栋老年公寓楼有200张床位,房内设有报警服务按钮,卫生间全部按照残障标准设计。
此外,800平方米社区医院月底前将建成。住在这里的每个老人将配备呼叫器和跟踪纽扣。一旦老人在运动、散步时发生意外,社区工作人员将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及时赶到现场处理。一个5000平方米的健身场所正在建设中,健身设施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喜好。
养老社区还采取了“一卡通”数字化管理,每位老人的病史、服药记录及缴费情况都记录在IC卡中,住房、用餐全部刷卡解决。一卡通式的管理方式,还可为入住老人提供巡回旅游、连锁养老服务。
“央企的很多‘辅业资产’,如宾馆、学校、医院等将来都有可能改建,向养老产业发展。比如,国资委系统的医院全国有140多家,有的经营状况不好。如果试点成功,全国由央企改建的养老机构将实现网络化管理。”中国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来入住该养老机构的北京老人可以在贵州、四川、山东等地连锁养老机构入住,实现候鸟式养老。
据了解,为检验设施运转和服务质量,特向社会邀请50位老人先期试住,每人每天只收取10元至15元餐费,其他均免费。即日起,该养老社区接受60岁以上健康老人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