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地铁13号线和1号线成功缩短发车间隔,3分钟和2分半的发车间隔是现有设备条件下发车间隔的极限,两条地铁线早高峰时段乘客站台等候的平均时间约减少20%。
周一早高峰“松快了”
尽管是周一早高峰,但昨天1号线建国门站站台上,等车的乘客比往日有所减少。保安员说,从早上6点左右开始,列车到站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大概在6点40分左右,发车间隔进入2分半。乘客朱先生告诉记者,感觉等车时间特别短,前一趟车刚走,后一趟车的灯光就从隧道里照了出来。13号线立水桥站等车的赵女士表示,平时都要等四五辆车才能挤上去,今天感觉松快了一些。
口头传令省出5秒
记者发现,为节约时间缩短发车间隔,地铁行车调度命令传达方式发生了改变。过去调度员给司机传达调度命令,须通过书面签字方式,而从昨天开始,调度员将直接通过口头传达命令,这样可缩短近5秒以上时间。
此外,列车司机也改变了进站后先下车再开车门的方式,而是在车内开启车门,这样可节省两三秒停站时间。
俩线每日可多运5000人
地铁公司运营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为配合发车间隔的缩短,1号线列车由每天516趟增加到562趟,13号线则由461趟增加到481趟,两条线路每日共可多运送5000人左右。
八通线、2号线明年也“提速”
地铁公司负责人介绍,到明年7月前八通线4列编组改6列编组完成后,将能够缓解该线客流压力。地铁2号线目前也正在进行设备改造,改造后其最小发车间隔极限将达到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