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将拿出不低于6000套的经济适用房房源,对经济适用住房新政审核进度快的区县组织第一批摇号配售活动。”昨天,市建委副主任、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张家明透露。据了解,包括石景山、崇文、宣武区在内的部分区县中已完成审核的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家庭将幸运地成为经济适用住房新政策正式实施后的第一批摇号配售活动受益人,买上经济适用住房。而据介绍,这6000多套房源也是位置、配套等都比较好的热点房源,主要集中在朝阳新城、三环新城、、回龙观以及宋家庄等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内。
■9年建设2197万平方米经适房
1998年,本市开始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截至2007年2月,全市批准集中建设了经济适用住房项目52个,总建筑规划面积2600多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219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19万户家庭通过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了住房问题。
与此同时,2001年北京市还启动了廉租房政策,规定具有本市户籍、人均住房面积低于7.5平方米的最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截至2007年5月,共有5603户家庭、共13977人领取了租房补贴;共有349户、共942人通过实物配租,解决了住房困难。
■陶然亭街道试点先行北京保障住房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为解决过去保障性住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低收入家庭,2007年5月24日,北京市建委率先在宣武区陶然亭街道启动了住房基本保障政策试点工作。9月28日,在试点工作结束的当天,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正式出台。
■提前完成5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供地任务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至今,我们一直在贯彻实施两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住房保障工作。”正如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介绍的那样,从年初至今,市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委都在以保障性住房为工作重点而忙碌。
截止到昨天,全市310个街乡保障住房就近申请、审核窗口已经全部开放。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应保尽保”目前已经完成调查工作,根据自愿申请的原则,市建委年底前将对5000户自愿申请住房保障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进行“应保尽保”;本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建立工作已接近尾声,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全市低收入家庭的入户调查,接下来要进行数据处理,建立本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而这将作为明后年本市保障住房用地供地规模的重要参考数据。
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止到目前,年初市政府定下的年内开工建设的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00万平方米限价房、30万平方米廉租房供地任务都已经超额提前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已经完成计划的189%,限价房已经完成供地计划的126%,而今年收购和建设廉租房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6万平方米。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
■6000套房源将通过摇号配售
根据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透露的信息,近期,本市保障住房家庭还有一件大喜事———市建委要“兑现政策出台时的承诺,拿出不少于6000套的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给经济适用住房审核工作进展快的区县进行摇号配售”。
据张家明介绍,这6000多套主要集中分布在朝阳新城、三环新城、回龙观以及宋家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内的房源“来之不易”,是从年初2月起到10月份,通过打击天通苑、回龙观炒卖经济适用住房房号现象、停止开发企业售房等多方筹集到的。据他透露,经济适用住房审核工作进展较快的石景山、宣武、崇文等都将从这6000多套房源中配置到一定数量的房源,陆续开始经济适用住房新政策后的首批公开摇号配售工作,6000多个通过审核的住房保障家庭将因此购买上经济适用住房,圆自己的住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