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政府投资将继续向农村倾斜。北京市发改委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城乡统筹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通州等新城将建设天然气骨架管网,新增管线360公里。同时还将实施顺义、通州、延庆、平谷等新城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通州、顺义、大兴、房山、昌平等新城天然气骨架管网,增强新城能源保障能力。
一批郊区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将在今年被集中解决。市发改委表示,今年还将继续实施7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全部解决全市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本市将继续支持10万亩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和10万亩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建设等。同时,本市还将建设200个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供水、改厕等工程建设;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力争建成百座太阳能集中浴室,在延庆、密云、大兴等区县推广大中型沼气、秸秆集中气化工程,新增万户集中供气用户。三大水库周边垃圾100%处理此外,未来3年,市政府还将投资16亿元,用于重要地表水源区的生态建设工程。据了解,这一工程将涉及密云、怀柔和官厅三大水库周边及上游15条主要水源河道两侧的32个乡镇、250个村。按照计划,这些区域将新建19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和945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新增垃圾桶8384个,垃圾站447处,建设库滨和河岸植物带2800公顷。工程实施后,这些重要地表水源周边及上游水源河道两侧的污水和垃圾,将100%实现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市发改委区县处处长姚忠阳告诉记者,2007年,北京市安排到郊区和城区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51:49,投向郊区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4亿元,比去年增加4亿元。去年安排到农村地区的政府投资达到7.5亿元,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文化、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