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3日的北京保监局媒体座谈会上,副局长刘峰透露,今年北京地区将会披露各家财险公司车险理赔质量情况,让消费者能更清楚地选择承保公司。同时,财务真实仍然是今年保险监管的重心。
拟公布车险理赔排行
尽管车险是保险产品中最容易与老百姓发生联系的险种,但目前市民们购买车险并没有明确可参照的标准,大多还是靠“口口相传”。北京保监局刘峰副局长表示,将在今年考虑推出车险理赔质量的“排行榜”,也让消费者心中有数。
北京保监局产险处处长助理马骥告诉记者,相关的方案仍然还在考察制定中,包括到底以何种指标来构成理赔质量披露的内容,以及如何向公众披露等。而指标可能会考虑理赔结案周期、投诉量等方面。
此外,北京保监局今年还将对车险定损人员进行资质认定。比如,通过A、B、C不同等级来对应对不同的车型进行定损。“通过资质认定也可以建立定损人员从业信息记录,改变现在消费者投诉没人管无法管的局面。”马骥表示。
而保监局昨日同时公布了去年北京地区实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后的相关数据。保险公司半年来累计处理赔案36万余起,平均结案周期比07年上半年缩短了将近一倍。
监管锁定保险公司“账簿”
“我们发现保险公司通过各种违法违规手段恶性竞争的直接体现是业务财务数据的不真实。”刘峰表示,未来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也仍然提高数据真实性。
事实上,2006年9月份北京保监局即开始了对航意险市场的整顿,刘峰指出,2007年1月至9月,航意险保费收入达到6103万,同比增长98%,手续费支出也得到了如实反映。比较上一年的经营数据可以发现情况得到了好转,这个增长并不是业务上的突飞猛进。(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