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逮捕一名70岁男子 其在信中抱怨自己所获土地补偿不公———
据新华社和韩国媒体上午报道,韩国一号国宝崇礼门纵火嫌疑人已被抓获,70岁的蔡某对纵火一案供认不讳。
在北京望京地区生活的韩国人很关注此事,有人在家中摆放白菊花表达痛惜。
逮捕
70岁老者有“前科” 抱怨土地补偿不公
韩国警方12日表示,他们在首尔以西的京畿道江华岛逮捕了一名70岁的蔡姓男子。他在接受警方彻夜调查几个小时后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径。
此外,警方掌握了一封信件,嫌疑人在信中抱怨自己在京畿道的土地所获补偿不公。搜查嫌疑人住所过程中,警方发现一架铝制梯子、一只双肩背包和一瓶易燃稀释剂。
警方介绍说,蔡某于10日晚上8点50分左右爬上崇礼门2层阁楼,纵火烧毁了1、2层阁楼。
报道称,因土地补偿问题而对社会不满,蔡某于2006年4月曾在首尔市中心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昌庆宫纵火,造成价值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的财产损失。
修复
巨额拨款 预计复原需3年
韩国总理韩德洙主持召开“崇礼门火灾”对策会议,要求查明火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韩国政府计划拨付200亿韩元(约合2000万美元),实施崇礼门复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预计需要2至3年。
有专家认为,崇礼门城楼在大火后损毁严重,难以修复本来面貌,可能需整座重建。
质疑
扑救不当 防火措施不到位
韩国媒体认为,火灾虽然可能源于纵火,但如果消防部门扑救及时得当,文物管理部门尽职尽责,崇礼门应能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韩国《朝鲜日报》说,火灾发生初期,消防部门没有找到真正火源,只是向楼阁内盲目喷水,还一度作出错误判断,认为“火势已得到控制,只剩下清理余火工作”。
《朝鲜日报》说,崇礼门贵为国宝,但相关防火措施并不到位,城门附近甚至没有摆放灭火器。
中国落点
望京韩国人买白菊表达痛惜
上午,韩国人在中国最大社团韩国人会的金女士说,在北京望京生活的韩国人很关注崇礼门被烧事件,得知嫌疑人已抓到,很多人来电询问详细情况,上午就接了五六十个电话。
望京的韩国居民在家中摆放白菊花表达痛惜。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韩国人集中居住的望京西园三区和四区、宝星园,小区花园不像平时那样热闹,也见不着韩国主妇唠嗑的身影。记者走访发现,许多韩国家庭得知“国宝”被烧,都窝在家里关注新闻,或打电话给在韩国的亲人们,询问事件的进展。有的韩国居民在家里已摆上白菊花,以表达痛惜之情。
“少了一项文化遗产,很可惜!”家住季景沁园的韩国籍金女士对崇礼门烧毁感到十分痛心,她希望能尽快修复崇礼门。
记者在望京一些社区网看到,崇礼门被烧事件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帖子被许多网站置顶和转载,网络留言近万条。
■地处首尔市中心的崇礼门建于1395年,是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制建筑,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古建筑。崇礼门下端为石质门洞,上端为双层木制城楼。韩国政府于1962年将崇礼门定为一号国宝。
北京游客会看废墟
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康辉国旅市场部郭经理和捷达假期旅行社市场部张经理,他们介绍说,北京游客在首尔主要去的景点有汉宫等。此次在大火中烧毁的崇礼门不是主要景点,但一般旅游团会路经那里,由导游在车上进行介绍。
现在崇礼门被烧毁,旅游团不会改变路线,游客可以前往看到废墟,导游在那里会加上其被烧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