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至2007年中级车价格走势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汽车市场价格在逐年下降,来自网上车市网站的车价指数-CAPI显示,以竞争较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为例可以看到,2007年的车价跌幅介于2005年与2006年之间。那么,2008年的汽车整体价格走势会如何呢?暂时还无法准确判断,不过对于车价来说,生产成本的变化将肯定对它产生影响。
1,钢材价格上涨 汽车生产商面临成本压力
近日,在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2008年铁矿石长期合同价上涨65%的“首发价”后,宝钢出台了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二季度钢价。宝钢大部分钢材产品此次涨幅均在600元/吨以上,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其中热轧卷钢价格在第一季度4042元/吨的基础上每吨上调800元,涨幅20%;冷轧卷钢价格在第一季度人民币4796元/吨的基础上每吨提高800元,涨幅17%;初轧方坯和电工钢上调600元/吨,线材和宽厚板上调800元/吨,钢管上调100~700元/吨不等;彩涂产品普遍上调500元/吨,特殊厚度的再上调100~200元/吨;热镀锌产品更是普遍上调1000元/吨,特殊品种再上调50~300元/吨。
而汽车生产厂是钢材采购大户,此次钢材价格的大幅上调,对汽车生产成本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到底有多大以及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暂时还无法判断。不过,对于利润相对薄弱的自主品牌来说,此次钢铁采购成本的上扬将是大考验。
2,国际油价高位运行 汽车使用成本提升抑制消费需求
受美元走软以及市场炒作等因素影响,2月27日纽约市场油价再创历史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达到101.89美元。依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五年来,国际油价上涨幅度已接近300%。据统计,在2003年初,国际石油市场价上涨到28美元/桶,比前20多年翻了近两倍。在2004年初,国际油价突破40美元/桶关口,为41美元/桶,用一年时间翻了一倍。到了2006年初,国际油价创下59美元/桶,欲突破60美元/桶大关。
而到国内市场,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汽油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最近的一次调价是去年的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而在这之前油价已经经过数次调整。这次涨价中汽车使用比较普遍的93#汽油,在北京地区从4.90元/升涨5.34元/升,涨幅超过8%,意味着车主的使用成本随着油价的上涨逐步加大,而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也为再次调价提供的可能,汽车使用成本的提升必然会影响到部分潜在用户的购车,需求的减少对于车价产生影响自然无法避免。
3,劳动力成本上扬将最终转嫁到车价上
据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包括原材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总体价格水平自去年以来持续攀升。除此之外,新的《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也将影响到各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汽车制造厂虽属高科技企业,但到了国内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并未与世界同步,各大汽车生产商选择在国内建厂,劳动力成本低是重要因素。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劳动力成本,在今年加速上扬的可能性在加大,汽车生产厂在这方面的成本优势将逐步缩小,这点不容各个企业所忽视。
可以说,上述的三个情况将直接影响今年的汽车价格走势,同时也是厂商今年所要面对的大问题,能否解决好成本控制与价格的关系,将影响到今年的发展。08年汽车价格走势到底如何,年底自然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