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价保险不“保险” 买保险关键要服务好
2008-03-11 08:43 来源: 望京网
  随着国内私家车购买能力的增强,车险市场的竞争也越演越烈。据国内保险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整个财产保险业中,车险比例高达70%左右。因此,“车险经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财险公司的盈亏”。而纵观车险市场,各家保险代理公司、4S店推出的车险价格不尽相同。

  为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低价”往往成为竞争最有效的利器。车主给爱车买保险,本是想保一分平安,少一分麻烦,但车险市场上暗藏的种种猫腻和部分保险从业人员的惟利是图,让车险变得不“保险”了。

  案例回放:500元优惠 换来2万元维修

  近日,姜晨驾驶的新马3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月后,因事故进行喷漆的地方,出现了很多像青春痘一样的泡泡,严重影响外观,而且轮胎“吃胎”现象非常严重。4S店技术人员检查后发现,用于汽车车身修复的是劣质油漆,时间一长就会起泡。同时,由于维修厂对车辆进行事故修复时,并没有恢复到原车的设计尺寸,进而导致“吃胎”。虽然姜晨的马3仍在保修期内,但发生事故后,车辆并不是送到4S店进行维修,4S店拒绝为姜晨提供免费维修,他只好自掏2万元重新在4S店进行维修,最终解决了故障。

  姜晨告诉记者,自己购车时并没有在4S店购买保险,而是以优惠500元的价格在另一家代理中介公司购买保险。发生事故后,由于定损维修价格的原因,保险公司未能与4S店协商好,姜晨的车就被送到了一间小修理厂,于是出现了得不偿失的一幕。

  市场内幕:低价保险 猫腻多保障少

  常言道:“买保险,就是买放心。”这话不假,但是真正要做到百分百放心,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在购买保险的过程当中,明明白白消费。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购买车险的方式也延伸出很多种。有贵的、有便宜的,有跟代理公司业务员购买的、有跟4S店买的……险种的数量也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车主往往无所适从或者一味追求低价。殊不知,低价保险没保障,最终面临的是无尽的烦恼和尴尬。

  对此,成都东城马自达总经理王维表示:“通常情况下,车主买保险不会自己去保险公司买,都是通过各种途径找保险业务员代理。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代理业务员操作很不规范,举例来说,为了吸引车主投保欲望故意降低保费,常用的手段有:劝车主故意报低车价,比如40万元的车以30万元来投保,从而降低保费;另一种就是故意忽略保险条款中的免赔范围,从而实现保费的低廉。因为很多车主在买保险时,一般不会认真研读全部条款,只关注保费的多少及买了哪几种险。而事实上免赔范围越多,保费就越便宜,于是,有的业务员就故意不给车主详细介绍免赔范围,钻空子而吸引客户投保。这样一旦事故发生,车主的利益将得不到有效保障,保险也就不“保险”了。因此,买保险不能光看价格。4S店的保险为什么会贵些,贵就贵在有保障,信息透明,店方会从车主的角度出发,为其配置适合的险种,使其出险时能得到全面的保障。”

  行家建议:买保险 关键是要服务好

  “现在买保险的途径很多,为什么车主在4S店买车险更有保障呢?”王维表示:“买保险说到底买的还是一种保障,这种保障只有通过有价值的服务才能体现出来。而服务的价值也只有当事故发生时车主才能体会得到。在4S店买保险,店方向车主提供的是涵盖投保续保、紧急救援、事故定损、事故维修以及索赔在内的全流程“管家式”保险服务。即意味着投保方便、保费合理、事故救援、专业维修、纯正配件、异地理赔、理赔快捷等一系列服务保障和便利。对比价格,虽然高一点,但保险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选择保险更重要的是看服务所体验出来的价值;同时,在4S店买保险,其实传递给投保车主的是一份安心及省心。因为保险服务对于4S店来讲,是一种延伸的服务,4S店这么大的一家店,肯定希望服务好车主,从而带动“主业”——售车,因为对于每一个车主,我们都会非常认真的去服务。而且相对于保险代理公司而言,4S店的服务客户少得多,这样也才能服务更细致。此外,在专卖店买保险事故车可以得到完善的修理保障。因为小维修厂的技术达不到要求,且很多原厂配件在外面的维修厂是难觅踪迹,会被无良厂商使用副厂件,这样实际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

  专家提醒:买车险 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买了全保。”超过85%的车主出现事故后找到理赔人员,首先说的就是这一句话。绝大多数的车主对保险知识非常含糊,而第一次购车的群体尤其明显。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全保”。所谓的“全保”,只不过是几种不同险种之间的组合险,以全车盗抢险为例,零部件如四个车轮被盗等并不在保险的范围。购买保险除考虑维修的问题外,应对保险的范围和免赔范围等,多一点了解。购买汽车保险不能低价至上。价格越便宜,相应地免责的条款也就比较多,应寻找保险责任和价格之间的平衡点。投保前,车主应认真阅读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重点关注保险责任、免赔范围、不计免赔和特别约定。车主选择汽车保险时,应了解自身的用车习惯和特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要的风险保障。

  ■相关链接:当心!车险六大陷阱

  自实行车险费率市场化以来,各家产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陆续推出个性化车险,有的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使得本应“保险”的车险市场陷阱较多。记者收集了以下六大陷阱,以作警示。

  陷阱一:保单以假乱真。一些“假代理”使用的保单和发票乍看起来,与正规保险公司无异。因此,在拿到保险单证时要认真核对,看看单证第三联是否采用了白色无碳复写纸印制,并加印浅褐色防伪底纹,其左上角是否印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制”字样,右上角是否印有“限在xx省(市、自治区)销售”字样。如果没有,应拒绝签字。

  陷阱二:误导车主投保。乘客险、玻璃破碎险、车辆损失险事关车主切身利益,车主愿意购买,但新车的自燃险、私家车的货物险、营运停驶损失险则可以不买。但有的车险代理人要么不给车主解释清楚,要么误导车主入保,使一些没有经验的车主买了不该买或可以不买的保险。

  陷阱三:自己定损修车。有些表面上是保险公司的车险定损员,暗地里却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自己定损自己修,这是目前市场中一些定损员的生财之道。据了解,保险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强制性指定事故车辆维修点。

  陷阱四:代理人员“扣单”。投保时要选择国家批准的保险公司所属机构投保,而不能随便找一家保险代理机构投保。一些保险代理人或“假代理”在拉到保单后,并不直接交给保险公司,而是“伺机而动”。如果车主不出险,保费就自己扣下了。如果车主出了险,轻险自己掏钱赔付了事;大险则想方设法骗公司,甚至一走了之。

  陷阱五:强行搭售险种。在目前的车险种类中,只有属于交管部门强制性要求的“第三者责任险”是车主必须买的,车损险和防盗险等险种都是可供选择的险种,但在很多汽车交易市场把责任险、防盗险和车损险捆绑起来作为基本险销售。

  陷阱六:诱导超额投保或重复投保。一些汽车经销商会诱导车主超额投保或重复投保以多赚代理费。其实,保险公司赔多少完全根据汽车出险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会因为保得多就赔得多。

 论坛精选
·当今社会不生病、没有 ·手气杠杠滴啊!
·羊蝎子滋补锅 ·阅读小达人
·以创新与转型开启新征 ·热爱阅读小达人~读《海
·热爱阅读小达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钢
·看小猪变形记 ·当旅游遇见9级大风沙
·今天山西太原市某小区 ·天津一日游,第五站~
·看来这姓董的背景也一 ·热爱阅读小达人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