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五环楼市元年
环线,无疑是北京楼市的生命线。
奥运,无疑是北京楼市的强心针。
“五环”,正是因为地理和奥运的双关含义,理所当然成为2007楼市主题词。尤其是环线意义上的五环,作为潜在土地供应的主力,更是备受瞩目……
2006年3月,位于北五环外的明天第一城四期入市,当时项目6000元左右的价格,被媒体报道为“炙烤五环价格底线”。
10个月过去了,6000元已经不具备“炙烤”五环价格底线的资格。除南五环外,其余三段五环周边,6000元的新房已然难觅。
最不具备稀缺性的五环,用这种涨价幅度见证了北京楼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一年。从三环到四环,再到五环,北京楼市一年一个台阶,这种环线开发热点的变化,也正是楼市变迁的另一个缩影。
五环的价格,因此成为2007楼市的一大悬念。
2007年,全长98公里的五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开发。急剧增加的供应量,也许意味着另一段不同的楼市价格曲线即将形成——过往的疯涨很难再现,在90平方米占70%的严令下,如何避免高度同质化的产品竞争,如何在相对不利的城市纬度中,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胜出,成为五环沿线开发的首要难题,个性化的、精耕细作的产品将成为主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7年五环的精彩,并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探讨五环价格摸高1万还是8000元,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五环生活,是另一个革命性的关键词。
一位网友在名为“与其蜗居城内,不如安家五环外”的帖子里这样说到,“同样的价格,在城里只能买一套很小的二手房,却可以在五环以外买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舒适宽敞,才是我想象中的……我喜欢安静。五环以外的空气都相对清新,感觉天都蓝得多……”
与其说,很多买房人对五环生活是被动接受,是被高房价所迫、不得不为之的话,不如说,五环生活的种种好处,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居住观念:更大的面积,更安静的环境,更宽松的尺度,更发达的路网。正如网友所说的,五环居住并不意味着逃离,而是意味着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居住理念,对未来的城市格局来说,同样是革命性的。
从规划的初衷来说,沿着五环的十大边缘组团,被寄予了分流城市功能的厚望。这十大边缘组团能否实现这个愿景,将决定未来北京能否走出摊大饼式的环线扩张怪圈。只有一个成熟的五环生活方式,才可能有一个成熟的边缘组团;而只有边缘组团成熟了,五环才真正成为北京的“生命环”。
五环的另一个含义,即奥运概念,也将在2007年推至巅峰。但除了宏观层面的利好,真正落到实处的,其实只是对亚奥楼市的最后助推而已,因此,这个层面的五环含义,将不再赘述。
五环楼市元年,是我们对2007楼市所定的基调,这个基调所蕴涵的复杂含义,将在这一年次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