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贾晓燕)4月底,包括中专、技校和职高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将开始招生咨询。这两天,各中职校的校长都在挖空心思,考虑如何在招生咨询现场最好地展示自己的软、硬件。去年中职校招不上学生的窘境让校长们记忆犹新,生源减少、家长不待见,让中职校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近年来10所中职校被撤并
资料显示:2003年,本市初中毕业生从18.2万人缩减到今年的9.3万人。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只有3万人报考中职校。由于生源急剧减少,一些中职校招生困难,2006年初还有160所中职校,迄今已有10所学校被撤并。
“不是吹牛,2006年我们是招生大户,好多家长托人走后门都没能把孩子送进我们学校来。”回忆起当年招生的火爆,北京商贸学校招生分配办公室主任尹世庆十分感慨:“眼看08届学生全部走上工作岗位,新生入校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尹世庆的担心从去年中职校的招生情况表中得到了证实。记者看到,34所统一招生的中专里,只有北京护士学校完成了招生计划,其他学校全部亮起红灯。中专学校平均录取率为63%,职高学校平均录取率为40%,有几所技校甚至是零录取。
●家长不愿孩子上中职校
初中毕业生总数的减少,不断提高的普高入学比例,都是影响中职校招生的因素。2003年,本市普高的录取率只有49%,今年预计可达到69%,近6.4万人。而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上普通高中。
家长李先生说,虽然儿子平常学习不太好,但他依然希望孩子上高中一搏,“可以离大学更近一步,实在不行还可以上个大专嘛!”家长吴女士则认为,本来孩子基础就差,如果再到中职校去“混日子”,简直是浪费青春。
实际上,家长对中职校的认识有一定误区。目前本市中职校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很多学校设置了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热门专业,像物流、动漫等,并修建了配套的实训基地,由于学的东西比较实用,因此学生毕业后大多能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很快适应工作。
●中职校就业相对容易
教育专家认为,生源的减少是客观因素,并不意味着中职校应该就此消失。从长远来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首先,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职校毕业生找起工作来容易得多。特别是财经金融、市场营销、旅游饭店等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很多在实习期就已被单位预定。北京商贸学校曾做过统计,近几年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中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平均月收入已达到1900元。
其次,如果学生愿意,从中职校毕业后可以通过高职单考单招、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方式继续深造。在某种程度上,中专生、技校生和职高生考大专的优势更大,因为大专考试科目为语、数、外加综合专业课一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两科,语数外文化课考试根据中职校文化课教学水平出题,在这方面高中学生并不占优势。
又一个考试季即将来临,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填报志愿。RJ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