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各界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逾12亿元
2008-05-23 09:24 来源: 北京日报

  5月21日,市建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和市消防局分别就本市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相关情况进行新闻发布。截至5月21日下午4时,首都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总额已经突破12亿元。

  民政:“捐赠十元钱 爱心送汶川”紧急募捐

  5月21日上午,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又收到北京控股集团公司和北京铁路局全体员工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再次捐款980万元和484万元,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收到了北京北辰集团向灾区捐赠的第3笔资金200万元,市红十字会募捐到账额突破2亿元,市慈善协会募捐总额也达到2938万元……

  5月21日从市民政局获悉,以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为纽带,充分发挥首都公益组织合力,汇聚首都市民爱心的力量,在本次为四川灾区募捐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市委、市政府把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有效地组织全市开展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工作。12日晚,本市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慰问电,同时做出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决定。

  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迅速在全市发起“捐赠十元钱 爱心送汶川”社会紧急募捐活动,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协会、市捐赠中心、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18个区县捐赠站点,依托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经常性社会捐赠服务网络,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捐赠热线电话、银行账号、接受地点等,安排专人值守,24小时接受社会捐赠。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响应,为灾区捐赠了大量款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倡导群众募捐,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的抗震救灾热潮。

  急灾区之所急,帮灾区之所需。5月13日、5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1300万元抗震救灾款汇往灾区,5月14日、5月16日和5月20日,价值近一亿元的棉衣被、药品、收音机、方便食品、帐篷、矿泉水等救灾物资分三趟专列运往灾区。与此同时,首都各界捐款约1亿元也已经在第一时间汇往灾区红十字组织。

  截至5月21日下午5时,首都社会各界已为四川省地震灾区募捐款物总计折合12亿元,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向社会做出承诺,全部捐赠款物都将用于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

  卫生:首都医疗队已收治灾区伤者5095名

  5月21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根据前线5批医疗队的最新统计,首都医疗救援队已经收治灾区各类伤员5095人,其中包括对150人进行了心理治疗。

  “由于前方医疗队员工作时间非常紧张,这一数字是截至5月19日的统计,最近一两天的收治情况还没有来得及收集上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说。截至5月21日,按照卫生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北京已经累计派出65家医疗机构的500余名救援人员赶赴灾区。他们中既有神经外科、骨外科、胸外科、肾内科、重症护理室的专家、护士,也有院前急救人员和心理医生,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还是即将参与奥运医疗保障的“奥运大夫”。市卫生局同时还派出70辆救护车和3辆保障指挥车,为灾区送去了价值1200万元的救援物资。此外,市中医管理局也派出了26名医务人员;接受团市委任务,26名青年医务人员组成北京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奔赴前线。

  医疗队到达灾区后,顾不上休息就投入紧张的医疗救治。截至5月19日晚20时,第一批最先到达的医疗队累计诊治伤病患者4633名,伴着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余震完成手术162台;第二批急救人员承担了绵阳伤员的转运任务;第三批心理医生到达的第一天就对150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发现2例重度抑郁患者和1例轻度躁狂发作患者;第四、五批救援队诊疗伤病患者312名,其中危重患者23人。

  据了解,此次救援行动在北京医疗卫生历史上创下了五个第一:派出救援的人员数量历史第一;70辆急救车和3辆保障车参与救援,这一数量也是历史第一;首次在一天之内调拨6000袋200毫升血液发往灾区;首次派出50人的心理干预团队;首都卫生系统职工已为灾区募集赈灾款1340多万元,这个数字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消防:353名官兵赴川营救627名被困群众

  5月21日从市消防局获悉,目前,本市赴四川救援队已经救出受困群众627人,抢救重伤员18人,探明北川县邮政银行被废墟掩埋的金库,发现50万元现金和12支防暴枪。截至记者发稿,消防员还在搜救北川县委大院、组织部等受灾单位。

  “集结完毕,出发!”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5月14日凌晨2时,由353名消防特勤官兵组成的抗震救灾救援队踏上了飞往灾区的飞机,救援队随队带着10只搜救犬及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扩张器等最先进的救援工具。

  5月14日下午4时40分,救援队到达了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成为第一批到达广元地区的救援力量。随后,救援队遴选200名队员,分为4个小组,连夜向马公乡、红光乡、石坝乡、苏河乡四个乡展开救援工作,这四个乡都分布在山上,其中,最远的马公乡距离救援队大本营达40公里。“40公里,不算远,走!”队员们信心勃勃的向高山进军。第二天早晨6时,救援队员已经翻越海拔超过1800米的5座山头。11时12分,队员们终于发现被困在山头的马公乡乡民。肩扛身背,队员们共营救被困者600余名,其中有5位80岁以上的老人。当日下午5时30分,队员把所有被困者营救到安全地带;留在大本营的队员也帮助当地政府疏散了196名群众。5月16日,不顾连续作战的疲乏,救援队员又开始卸载救灾物资,当天共卸载大米、面粉各5吨,帐篷160顶和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随后,又为当地群众支帐篷、搭建厕所,全力做好后期保障工作。

  5月17日晚10时30分,根据公安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命令,救援队中的31名队员又携带8台生命探测仪和10条搜救犬,紧急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城。目前,救援队仍在北川县城开展搜救工作。

  建委:京建过渡房可安置地震灾区居民30万

  本市将为地震灾区援建8万套过渡住房,这些房屋一共可安置地震灾区居民30.4万人。记者昨天从市建委获悉,8万套彩钢房将在8月25日前建成,6月底之前可建成2万套,安置7.6万人。

  灾情发生后,北京市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成立了支援四川地震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全方位支持灾区抗震救灾。市建委和北京首华公司房屋安全鉴定专家早已飞赴灾区,开始了房屋安全鉴定工作。

  为了完成抢建周转安置房任务,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前线指挥部,下设综合、生产、交通运输、建设协调等小组,协调组织了包括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中建一局集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城乡建设集团、中建二局集团、中国新兴建设集团等八大国有建筑集团参加建设。

  据了解,周转安置房为彩钢房,市民可以在建筑工地见到这种彩钢房,此次援建灾区的彩钢房每套20平方米,可以安置3.8人,8万套彩钢房共可安置30.4万人。

 论坛精选
·光盘行动,做节约粮食 ·猛一看真的相信了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望和公园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光盘啦! ·物美 麒麟电 榴莲大促
·给宝贝找个爱它们的主 ·误入桃源处,醉美养子
·《同一首歌》的词作者 ·万象汇的惊喜
·上下班拼车(正长上下 ·签到成功
·突发!南宁一学校发生 ·PegPerego牌儿童安全座
·“万物和生——故宫博 ·电诈小提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