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楼市遭遇洗牌 房地产企业服务拐点行将到来
2008-05-26 13:12 来源: 新浪房产

  2008年楼市暗流涌动。面临银根紧缩及调控政策全面深化落实的局面,所谓以价格为焦点的房地产市场拐点论自07年底以来便热议不绝。姑且不论价格拐点与否,无论是出于调控大潮的应对还是集体公信力下降的压力,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服务的拐点行将到来。

  相关阅读:[有奖参与:全国房地产服务质量大调查]

  调控大潮

  从“18号文件”、“831大限”,到新老“国八条”、“212号文”,到2006年5月“国六条”新一轮调控的开始,“90/70”政策、“108号文”……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一浪接着一浪。同时中央银行07年内连续5次加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剧增。

  2008年,调控大潮没有丝毫退去的迹象。截至今年5月,央行已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紧缩、土地风暴、税收杠杆、房产开发过程违规违法查处力度加大等等,政策从紧是08年房地产业最主要的特点。

  随着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开发商可支配资金的紧张,房产开发企业的洗牌将不可避免的加剧。想要在这场洗牌中留下来,进行战略调整不可避免。

  质次价高

  经历曾经受追捧的高峰时代后,不经意间,房地产从业者已变得遭到“社会集体声讨”,一些房地产商唯利是图,诚信度不高的形象标签已经贴在了整个行业开发商的身上。这个标签简而言之,就是“质次价高”,这个“质”,既指的产品质量,也指的服务质量。

  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这几年,也是房地产投诉居高不下的几年。其中房屋质量问题一直是投诉的焦点,工程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不高造成的问题层出不穷。同时由于面积误差而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销售合同纠纷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在目前的商品房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有的开发商不允许消费者签订补充协议;有的在合同中处处设置限制消费者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有的则是模糊合同条款,出现纠纷后,就以合同没有约定为由推卸责任。近年来不少热销项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开发商合同约定不履行、承诺不兑现的情况也随之增多。

  此外,总能在消协最高投诉领域统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物业服务也是房地产服务领域中最为人所诟病的,频频出现挪用维修资金、乱收费,甚至物业殴打业主的怪现象。

  可见,房地产行业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其症结还在于服务理念跟不上。

12
 论坛精选
·觉醒式养育99 ·油车,油混,纯电和插
·台湖大集暂停开放! ·出锅了
·在顺义高一军训场面真 ·今天做的椒盐福手和糖
·出租千兆WiFi ·2004年北京房价,一居
·康居人5L医用级静音带 ·一大早被巴黎警察这个
·迪卡侬儿童自行车转让 ·8月15日至活动结束,北
·老照片 ·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望京新世界百货海底捞 ·同事用这种办法实现了
·想去趟碧海蓝天的马尔 ·天安门广场将暂停开放
·漫步沈阳天主教堂都是 ·遛娃福地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