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起,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工门(急)诊报销起付线,将由目前的2000元下调为1800元。昨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对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待遇标准进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除此“一降”之外,还有“三升”,分别为:在职职工社区就医、基本医保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贵重医用材料及人工器官报销标准分别提高10%至20%。
解读·一降三升
一降: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人员纳入门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报销范围的费用标准,由目前的累计超过2000元调整为累计超过1800元。
解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处长蒋继元解释说,所谓“门诊起付线”是针对医保中的“个人账户”而言。参保者的医保折上每月都有一笔钱打入个人账户,“在职人员在纳入报销范围内先花个人账户上的钱,花到1800元以上,再由医保基金予以支付报销。”
一升:在职职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由目前的60%提高到70%。
解读:据蒋继元介绍,此举意在鼓励大家小病在社区就医。算上此前的社区药品“零差价”,在职职工社区就医医药费可享受35%至40%的优惠。
二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和退休人员使用单价500元(含)以上的贵重医用材料,报销比例由目前50%提高到70%。
解读:“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攻克疑难重症的同时,诊疗费也成为患者的负担,这个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因病致贫’的情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级巡视员张大发举例说,心肌梗死以前需开刀手术,而今可安支架解决,但一个支架个人需负担1万元左右,老年人心脏病发病率高,安两三个支架则负担更加沉重。
三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和退休人员安装人工器官报销费用的标准,在目前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20%。
解读:据悉,人工器官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人工晶体、人工关节、人工血管、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且各有相应的报销标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项标准是本市2001年实行基本医保以来首次调整。
提醒·报销办法
这次出台的“一降三升”政策覆盖近1200万人,其中包括目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812万人,享受本市公费医疗的161万人,参加“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的148万人,本市离休干部3万人。同时适用于今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本市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覆盖的47万人。据此,每个年度将通过增加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减少个人负担4亿元,是近年来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2008年上半年门(急)诊医疗费用已办理报销的,已报销的费用仍执行原规定;上半年门(急)诊医疗费用未办理报销的,可按照新规定标准报销。
2008年7月1日前发生的贵重医用材料费用和人工器官费用,按原规定报销;2008年7月1日(含)后发生的贵重医用材料费用和人工器官费用,执行新政策。(晨报记者 姜葳)
政策调整前后个人负担比较
举例 调整前个人负担
在职职工小刘发生门诊医疗费用2万元
起付线2000元由个人账户支付,其余1.8万元如按在大医院就医50%报销比例计算,基金报销9000元
调整后个人负担
起付线1800元由个人账户支付,其余1.82万元如按在社区就医70%报销比例计算,基金报销12740元
减轻负担
基金报销较政策调整前多报销3740元
参保人员王某住院发生的贵重医用材料费用5万元
贵重医用材料费用5万元按50%纳入报销范围,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为25000元
贵重医用材料费用5万元按70%纳入报销范围,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为35000元
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较政策调整前多10000元
参保人员老李住院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费用3万元
心脏起搏器费用3万元按最高支付限额18000元纳入报销范围
心脏起搏器费用3万元按最高支付限额21600元纳入报销范围
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较政策调整前多3600元
相关新闻 低保金下月起增加40元
晨报讯(记者 赵王月)7月1日后,本市将调整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后的低保金额将在目前330元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0元。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这次调整是历年来低保标准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
市民政局相关人员表示,综合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比较大、周期长等各种因素,民政部门在原先方案370元的基础上重新作了测算,今年7月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幅度将会大大提高,在目前每人每月330元的基础上,调整金额将至少增加40元以上,调整后的低保金额至少不低于370元。目前低保调整的有关工作正在进行中,结果还须报市政府审批,但已确定将高于370元。
另外,由于去年开始的物价上涨,本市从2007年10月开始给23万低收入困难人员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每人每月20元。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1日低保标准出台后,临时性生活补贴同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