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是近期刊登在《广州日报》上的一则汽车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几年来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交通安全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除了国民素质、行人的意识、驾驶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外,机动车本身的安全配备较低也是一个因素。在目前大多数车主以为追求“性价比”的情况下,追求舒适性配置的情况下,很多出厂新车只能在安全性配置方面作出了妥协。
就以新车装备安全气囊的情况来说,可以比较直观的对目前国产新车安全配置情况做个大概了解。上海通用汽车,包含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萨博等四大品牌,其中真正国产的为雪佛兰和别克,凯迪拉克为CKD(散件组装)方式生产,而萨博则为纯进口方式引入,那么上海通用国产的两大大品牌13个子系列,覆盖低中高档共计约58款车型当中,配备了侧气囊的车型仅仅5款,约8.6%,与通用在美销售新车的43%侧气囊装备率存在天壤之别。
广州丰田作为一个新型合资品牌,在2006年投产的中高级凯美瑞新车,5款车型也仅有1款配备了侧气囊,装备率为20%,随着Yaris新威姿在广丰的投产,相信侧气囊的装备率只会降不会升。除此之外,包括南北大众在内的大多数主流品牌,旗下尽管均拥有丰富的车型,但侧气囊的装备率也是非常低的。
这只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个现状而已,合资品牌如是,自主品牌亦是如此,除了部分自主品牌新车型藉以多气囊为一个卖点外,比如中华骏捷、奇瑞A520等,大部分自主品牌新车型的安全配置仍然严重偏低。相比之下合资品牌还算厚道一些,还是以上海通用为例,旗下新车型基本已经普及了ABS+EBD及前排双安全气囊。而自主品牌更多的是迁就了国内车主的消费习惯,同时在一味的价格战中,必然的作出了一些牺牲。众多消费者仍然不够理智的消费行为,对安全配置的不够重视,一味追求低价也是一个原因。一对安全气囊的成本就达数千元,这对于部分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来说,已经占到其成本近1/10,因此诸如2.98万元的QQ,3.98万元的奔奔等都没有配备安全气囊的原因了,对它们而言,价格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这里笔者只是想给广大国内汽车厂商提个醒,中国汽车市场必将逐渐走向成熟,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必将越来越重视,若要在未来站稳脚跟,那么现在就该开始着手为广大消费者做些什么了。当然这不是个别厂商的任务,而是摆在整个民族汽车工业面前的问题,只有各大品牌们都意识到了汽车安全的重要性,那么汽车安全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C-NCAP碰撞试验已经开展一段时期了,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白了安全是多么的重要,也看到了究竟哪些车的安全性比较好,哪些比较差。如果一个品牌的车型安全性无法提高,那么势必将被消费者所排除出选择范围。增加气囊以及提高任何有益于车身安全的手段,都不仅仅是为了消费者的安全着想,也是品牌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个保障。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身,去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杜绝违章,严禁超速,安全永远都把握在自己手中。安全气囊虽然重要,但毕竟不等于金钟罩、铁布衫,即便装备了八个气囊,也不应该就此麻痹大意,心猿意马。十次事故九次快,愿各位读者谨慎行车,安全驾驶,让有车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