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毅:对比蒋方舟张孟苏奇遇才有价值
2008-07-14 09:16 来源: 望京网

  作者:乐毅

  此事受到了方方面面一致的好评——从专家学者到众多网友。并且大家还由此一致炮轰中国现行高考制度。痛批高考一考定终身,评价机制单一,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儿,只是成绩好,却不能适应社会……

  可是,我们在不久前是怎么评价同样是“降分录取”的蒋方舟的呢?

  清华大学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这个90后少女作家,舆论因之大哗,许多人都认为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做法有失妥当,对其他上线考生不公平,云云。还记得有一年复旦大学尝试过“面试招生”,用面试代替高考分数作为录取依据,结果不但无人叫好,相反还质疑一片:凭面试就能判定是不是人才?肯定有暗箱操作?等等不一而足。其实,这是性质完全相同的两件事。为什么张孟苏得到的全是掌声,蒋方舟却收到了一大堆质疑呢?

  很简单,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大家愿意相信新加坡方面的录取是公平的,所以大家都愿意给张孟苏掌声。而在国内,腐败情况相对多一点,社会上不公平的事也多一点。高校自由招生这样有弹性的考试制度,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权力与金钱渗透进去施展魔力的机会也就大一些。在公众普遍将高考视作社会公平最后底线的情况下,人们在高招改革问题上,往往于矛盾挣扎后会展示出“宁要公平,不计效率”的倾向。所以蒋方舟之事一出,网上就有人在猜测蒋家是否有什么背景?而就算蒋方舟清白,也还有很多人担心,此例一开,会不会牛鬼蛇神就跟着这个洞钻进来?老实说,我也是有担心的,我曾亲眼见识过保送生制度是怎么变味的。

  所以,我只能学着何祚庥院士的口气说一句“蒋方舟,谁叫你不幸考的是清华呢?”如果蒋方舟考的是中国香港、新加坡或西方的大学,就一定不会有这么多审视的目光了。

  今年高招中接踵而至的“蒋方舟”和“张孟苏”两个相似的“个案”及其激发出的截然不同的舆论,其实不仅仅反映出教育制度的问题,而且也考问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土壤。我以为,“张孟苏奇遇”的价值或在于此。 (湖南 乐毅)


 论坛精选
·腾龍线上美女,谢谢各 ·风景如画啊,冰川湖泊
·熬夜 ·签到啦
·什刹海火德真真君庙烟 ·黑龙江北安市乌裕尔河
·一个人要常生欢喜心 ·谁认识这个戴眼镜骑电
·男女人不同时期的兴趣 ·酒仙桥餐馆招聘
·周末在家躺平,真省钱 ·游客投诉绍兴鲁迅纪念
·天客隆(大商超市)改 ·周末很快
·寻找猫孩子的主人 ·今日份运动打卡:慢跑
·打铁花打铁花 ·鸟巢——旅游热门景点
·天安门广场9月1日至3日 ·荷塘精灵之——白头鹎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