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十大问题事没地停车最烦心
2007-01-31 13:02 来源: 北青网—法制晚报

社区十大问题事没地停车最烦心

车位少与费用高成瓶颈有代表建议被侵占的停车空间应尽快腾退并在指定时间停在市政道路两侧

两年来,本报社区记者秉承"离你最近"的宗旨,收集到大量社区问题,整理出一部分请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评判"

125政协会开幕至今的7天时间,本报两会报道组的12名记者每人征求了6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声音,共收集上来72份真知灼见,由此,两会最热的10个社区问题出炉。

在这些声音里,本报两会报道组发现了一个最热点:小区停车及收费。

36名被调查的政协委员中,有21人将小区停车难及收费贵的问题提上案头,我们虽然没对人大代表作具体统计,但将停车问题列在首位的占到了绝大多数。

同时,社区安保、宠物扰民和物业纠纷等问题,同样成为焦点。

在两会落幕之际,本报推出"十大社区问题之两会版",旨在以更高的起点,审视并推动这些未解决的社区难题。

社区问题:

停车难现象

老小区没位新小区太贵

老小区由于建设之初缺少对停车位的规划,车位较少,造成居民停车紧张。新小区车位充足,但因停车费用较高仍然矛盾重重。

在海淀普惠寺小区,居民每天除了要为停车大伤脑筋,还得防止外部车辆"加塞"停放。本报曾报道过该小区有停车管理员以每月120元的价格允许"外车"停放,而本小区居民经常为了停车在楼下转圈。

而对于望京银岭国际小区来说,地下车库每月收费在300元以上,而地面停车位每月只收150元,造成停车楼内数百车位大量闲置,楼外地面仅有的几十个车位车满为患。

声音

可利用市政道路两侧

对于停车场问题,市人大代表、中国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在两会期间提出,很多小区原本的停车空间被商铺侵占,应该尽快腾退。另外,如果小区内的地上停车空间有一定的集中在一起的面积,可以利用起来建设停车楼。

王丽梅介绍,可以充分利用小区外市政道路两侧空间。"可以指定时间范围,例如从晚8点到早6点小区的车辆就可以停放在市政道路两侧。"

社区问题:

健身设施少现象

健身设施"物以稀为贵"

绕着公园遛遛弯、靠着小树甩甩手,由于缺乏健身器材,家住鼓楼附近的老人每天都要走出一两公里到二环外的公园里去晨练。

而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回龙观、天通苑和望京等大型居住区。回龙观体育公园内建有1000余平方米的健身器械区,而在回龙观其他小区只有少数的福利健身器械。

声音

希望建设进程加快

市人大代表张立华告诉记者,社区体育设施的资金来自福利彩票的部分收入,在哪些小区兴建体育设施,相关部门有一定的规划和时间表。

张代表说:"近期本市加大力度在行政村建设体育设施,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

另有声音表示,关键问题是"这个等待的时间需要缩短"

社区问题:

仍用临时电现象

新社区用临时电问题突出

所谓的临时电是小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临时施工用电。由于临时电设备简单,电容量小,电压很不稳定。小区竣工收房后,开发商应迅速将临时电转正为"双路供电"

但开发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为业主接通正式电,万柳中路汇新家园小区3号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从2003年入住至今,整个小区一直使用临时电。据了解,本市新社区普遍使用临时电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种临时电的"后遗症",直接导致业主不交纳电费,跟物业"死磕"的局面,这将对业主和物业关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声音

应建立"诚信公积金"

"临时电问题归根结底是开发商诚信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毛铮铮表示。

毛铮铮建议,应该建立由政府出面,由各房地产开发商出资的"诚信公积金"

毛铮铮表示,开发商交房时,应该交给业主一个符合居住条件的房屋,按照合同约定临时用电并不符合要求。

毛铮铮代表说:"该公积金由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之初投入,这样就能对开发商形成一个约束。

社区问题:

物业费纠纷现象

业主物业互相指责

房屋问题不能及时维修、楼道垃圾不能及时清理……细数种种小区问题,似乎都与物业工作不可分割,业主总是嫌物业的服务达不到交纳的物业费标准,物业又诉苦业主经常拖欠物业费。

居住在朝阳区清境明湖花园小区,因拖欠物业费而被告上法庭的著名歌唱家朱明瑛,最终仍没有逃脱支付物业费的命运,在交纳2万多元物业费的同时,朱明瑛仍坚持认为物业服务水平并没有达到交纳高额费用的程度。

声音

拒交全部物业费行不通

政协委员、市二中院民二庭庭长齐丽华说,80%90%的物业纠纷都和收费有关,物业案件,业主能胜诉的只占10%

齐丽华说,大量的居民都因为某一单一的问题而拒交所有的物业费,但这些单一问题所占费用只是所有物业费的一小部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业主最终会因没有履行约定而败诉。

齐丽华说,如果居民在小区中遇到某一问题时,拒交所有的物业费行不通。

“本市只有收费的依据,却还没物业服务的相应标准。”市人大代表刘宪秋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编制《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社区问题:

宠物伤人

现象

宠物伤人事件频发

宠物伤人、宠物噪音、被遗弃“宠物”的社会问题,关于饲养宠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在社区内遛狗造成伤人事件,仅去年上半年,北京45家狂犬病门诊累计就诊人数已达69332例。

对于社区内被遗弃的流浪动物,很多热心居民也予以很高的关注,很多人自发对这些流浪动物进行饲养,但也有部分人虐杀流浪动物,宣武区广安门外莲花河东里的拆迁区内的流浪动物就频繁被人吊死在屋顶。

声音

“养犬规定”应修改

有代表委员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执行的《养犬管理规定》是20039月通过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人大代表张永红建议,应及时对该规定进行修订。

此外,张永红建议可以在社区的公告栏内对小区内饲养宠物的居民进行公示,出现扰民伤人现象能及时解决。

张代表同时表示,应成立专门机构对被遗弃的流浪动物进行收治,同时,该机构还要承担对流浪动物进行疾病防疫的工作。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阅读《西游记》有感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实木床1.8*2米带垫200 ·又一个帖子被邻友圈推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时间管理启蒙书》观
·我爱阅读 ·蔷薇花
·网络上道德感强的人现 ·朝阳金盏地区一高尔夫
·清华附中最新消息 ·#热爱阅读小达人 "每一
·喜报|热烈祝贺十街坊2 ·怪不得今年飞絮少了!
·发个熊猫视频,刚才发 ·天津发生暴力伤医死亡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