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上大学 家长为该给多少生活费发愁
2008-09-01 08:57 来源: 望京网

  “我儿子即将去广州读书,他说自己已经和师兄打探过了,要我们每月给1500元生活费,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准大学生们马上就要离开家投入一个全新环境,不少家长也开始为给多少生活费发起愁来,“给多了怕他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给少了又怕他不够用。”市民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所倾诉的困扰,代表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孩子上大学了,给多少生活费最合适?怎样的给法最恰当?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在校生及专家,为准大学生开出了一份账单。

  给多少

  600元到800元已足够花费

  昨日(28日),记者对几名正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上学的长沙籍学生进行了采访,已经读大二或大三的他们,对自己每月的生活开销基本上心里有谱。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乔晓告诉记者,其平均每个月开销在550元到600元之间,吃饭300元以内就够了,另外200元用于买衣服、上网、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等。 就读于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的小陈每月花销则在900元左右,其中,每个月吃饭就需要花费450元到550元。在重庆大学读大三的小史家境比较贫寒,他告诉记者,自己花费很节省,很少上网和购买新衣,用于吃饭和同学间必要的交际应酬,一般400元就够用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生活费的去向主要分为几大类:吃饭、同学间必要的应酬交际、上网以及电话费、添置新衣和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一般来说,600元到800元的生活费已能满足大学生的各项需要。

  专家

  生活费“月供制”最可行

  “‘周结制’不利于培养学生规划生活,而‘年结制’又不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花费情况。”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史铁尔认为,每月给孩子定额的生活费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应该给孩子数量固定但充裕的生活费,让孩子身边有些余钱。”他建议,可以给孩子办一张卡,父母每月定期将生活费存进去,这样既方便孩子应对突发情况,也能让他们学会利用多余的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此外,家长也应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史铁尔表示,学生的经济观念受父母的消费习惯影响较大,父母要通过自身良好的消费习惯来影响子女,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鼓励他们的节约行为,“比如告诉子女,打车回家需要二三十元,而把打车的钱省下来,日积月累就能省下旅游或买mp3的费用。如此,让孩子更有节约的动力。”

 论坛精选
·今日签到 ·公交361存在的意义是什
·末伏 ·大石板村溜达溜达,唐
·早上好,生生是生 ·今日天气
·签到啦 ·妙峰山云海最佳观景位
·不恨别人就是解脱自己 ·此时此刻,外面好舒服
·今日天气 ·#暑期游记#在雨中 在
·遵义会址 ·#暑期游记 一个牌子就
·白塔寺白塔和北海公园 ·快乐天天
·立秋日走进白塔寺看白 ·立秋日上团城看美景
·偶遇一个小导演 ·又见公交车巡视员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