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前后,家长孩子包书忙。记者采访发现,曾经任凭自由发挥的包书活,已演变成了有着严格要求的“包书工程”,其实施标准的复杂程度光靠脑子记是不行的,以至于家长要用纸笔一条条记下,且至少腾出半天的时间来“按章办事”。于是有家长感叹:“原来包书也是一项工程!”
对此,有学校老师回应说,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分辨能力,同时一些书要求包白色书皮是为了尽量减少颜色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不好意思,还是包书的问题。我笔记没有记全,有几本书包什么颜色不清楚,请教一下。”小学生家长to-gasan(网名)在网上发帖询问,这立刻引起了其他家长的跟帖讨论。由于孩子所在的班级不同,大家的记忆和理解也不同,给出的答案也就各不相同。总算有位认真记笔记的家长,公布了包书要求的“标准答案”:1,语文:要包书,颜色不限。2,习字本(1):白色的书皮;习字本(2):彩色的书皮。
3,生字卡片:已经装订好了,不需再装订了,只要加个封面。
4,数学书:都要包白色的书皮。
5,基础训练(代号J):要包彩色的书皮,需要交给老师。
6,课堂练习(代号K):要包白色的书皮,需要交给老师。
7,注意:思维训练、听算磁带、学具袋,不要带到学校,放在家里自己复习用。磁带和唱游的书不要带到学校来。
8,英语书:要包彩色的书皮;英语练习册:要包白色的书皮,需要交给老师。
9,KidsStories:装订,包书,颜色不限。
10,做孩子的英文名字的名片,三折四折都可以,要可以立在课桌上的。
最后,这位热心家长还不忘记告诉其他家长,所有的书都要写好书名、班级、名字、学号。这个“包书颜色标准”基本上得到了该校老师的证实。
家长困惑 标准太复杂反成负担
记者仔细分析了这套“包书经”,发现如果把所有要包的书分为课本和练习册的话,并不是所有的课本都包白色(比如语文书和英语书),也不是所有的练习册都包彩色(比如习字本1和“课堂练习”);如果以“要不要交给老师”为标准来区分的话,似乎也对不上号:两本习字本和“基础训练”、“课堂练习”都要交给老师,包书的规定颜色却是不同的。
“这样的包书标准实在太复杂了,我们都记不住,何况是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说,包书是好事,既有利于课本和练习册的长期使用,也能让小朋友养成爱护物品的好习惯,尤其是对于刚刚走进课堂的一年级小学生。但是,如此复杂的包书标准对家长来说着实是种负担。
也有家长惊呼,自己已经给孩子买了充满童趣的包书纸,按照自己的想法包好了,没想到全部要重新来过。“我小时候包书都是自由发挥的,整个过程很快乐。现在这都快成一项工程了,有标准,有要求,真是要心灵手巧才能完成。累啊!”家长王女士感叹道。
老师解释 提高孩子“分一分”能力
记者辗转找到了实行该“包书标准”的小学。学校四年级某班班主任唐老师表示:“这种包书标准已经实行了好几年,效果还不错。”
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分颜色,是为了学生减少混淆,提高分辨能力。比如习字本1和习字本2是不同颜色,语文老师会布置作业在不同的本子上,孩子能根据颜色辨认。数学老师要孩子打开“基础训练”或“课堂练习”,孩子也可以按照颜色来区分。
“‘分一分’本来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我们会通过多次操练,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这种能力。”至于课本为什么既有规定包白皮的,也有包彩色皮的,她说,是为了尽量减少颜色对学生学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