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潘石屹顶风涨价不同,王石似乎立志夺取全国房价领跌的首金。做完了俯卧撑,再倔强地死撑,房价终于撑竿一跳,落入水中。连日来,万科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楼盘此起彼伏的降价潮,让部分购房者再也坐不住了。9月4日,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九堡的魅力之城业主集体声讨万科,要求退房,并在万科售楼处拉起了横幅。有些业主情绪激动,开始砸现场东西。在退房者激愤地砸万科售楼处办公室时,社会、市场运行基石之一的契约精神,此时,也一同被这些业主砸得粉碎,破败不堪了。
退房与购房,均受到交易合同——有形契约的制约,并非单边行为。从万科与购房者交易开始,双方的行为就都受到制约,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撕毁契约。在由退房团成员提供的预售合同上鲜明写着:只有当万科交付的房屋在装修、设备标准达不到标准,或者房屋主体结构不合格的情况下,业主才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合同。
显然,万科降价之举,并不符合合同中规定的业主单方退房条件。试想:如果魅力之城不是降价10多万,而是涨价10多万,那么万科是不是可以要求业主退房,并冲入业主家中打砸?
价格并非由开发商决定,降价是对市场规律——无形契约的尊重。冷静下来想想:万科难道不希望房价上涨?之所以万科门下诸多楼盘先后降价,是因为万科必须遵循无形契约。
国际经济形势逼人,投资风险加大,万科推崇“现金至上”,尽量套现,增加抗风险能力;政府不断打出调整组合拳,万科从银行获取资金难度加大;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周期性回落;保障性住房普惠面逐渐延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这些因素,从综合层面上反映出来,就是房价在某种程度上的下跌。
契约是社会运行的根基,社会成员无论意愿如何,均须遵守。砸烂契约精神的退房者,最终将承担违背契约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