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外令”难撼北京高房价
2007-02-05 10:3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北京市建委、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局2日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对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北京购买商品住宅作出一系列明确规定。

“限外令”的出台,给一年多来持续高热不退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丝波动。

“身份认定”是关键

“限外令”是北京市2007年对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祭出的第一道“杀手锏”。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新政策中最为要害的是对境外机构、境外个人身份认定和行为判定作出了详细规定:个人购买要出具居留状况证明,机构购买则强调必须是自用。

记者从北京市建委房屋交易市场管理处获悉,今后,境外个人的购房情况将被录入北京市统一的信息平台“交易权属管理系统”,验证境外个人的购房套数,如发现不是第一套购房,将不予办理登记手续。

新政策明确规定,境外机构对购买商品房进行出租、出售等经营活动,遵循商业存在的原则,必须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业内人士表示:“各部门联手进行身份认定和行为判定,基本堵住了境外个人和机构投资炒房的通道。”

市场反应平淡

“限外令”出台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个北京市黄金地段的外销楼盘。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外国人来看房买房的就开始渐渐少了。这两天,针对外国人的楼盘销售情况并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

据了解,为了防止境外热钱炒房,有关部门对境外机构和个人的购房政策早在研究之中。2006年7月20日,北京市建委给开发企业下发了紧急通知,称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符合此条件不得购买商品房。

据统计,北京市建委紧急通知下发后三个月,以外资身份在京城购买写字楼散售面积的客户成交套数仅为12套,成交面积为2846平方米。而在政策发布前的三个月内,外资购买写字楼成交89套,成交面积12687平方米,政策前后对比交易量下降了将近六成。

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起,业内都在传限定政策出台是早晚的事。”

对北京房价影响微弱

据介绍,境外资金在北京购房的比例占到了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额的7%左右。境外个人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档公寓,而境外机构在北京主要投资在高档酒店、商业、办公楼以及高档服务式公寓。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林增杰认为,“限外令”出台,对改变外资购房市场缺乏管理的现状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限外令”使房地产市场更趋于规范、合理;但短期内,不会对北京房价造成太大的冲击。

 “从供求状况分析,‘限外令’实施后高档楼盘的需求相应会有一些减少。但这些变化还不足以拉动高档楼盘价格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楼市。”林增杰说。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钢
·看小猪变形记 ·当旅游遇见9级大风沙
·今天山西太原市某小区 ·天津一日游,第五站~
·看来这姓董的背景也一 ·热爱阅读小达人
·加话#热爱阅读小达人 ·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懂得前行 ·热爱阅读小达人活动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咱们望京也有七叶树花
·董袭莹8年前曾接替董晓 ·#热爱阅读小达人
·涟水红日金城 ·热爱阅读,提升品质
·#热爱阅读小达人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