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城建设应该说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国家加大包括道路、市政建设等扩大内需举措的出台,新城建设之前所面临的瓶颈将可能迎刃而解。有消息说,北京市会在扩大内需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新城建设投资的速度和份额。
追溯起来,新城建设规划已有几年。虽然顺义、通州、亦庄等三大重点新城,一直处于动态进行中,但进展程度均不理想。究其原因比较简单,就是新城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规划中的新城全部位于相对偏远的区域,配套落后,尤其是交通配套严重不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城建设的步伐。
新城建设需要大量开发商参与,比如一级土地开发、后续住宅及商业楼宇的建设,都需要开发商积极参与。虽然新城规划为区域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前景诱惑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投入其中,但各个新城的交通及生活配套不足,制约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几个新城中除了顺义新城土地开发迅速外,其他几个新城仍处于缓慢进程中。
事实上,之前包括望京等大面积区域开发过程中,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商往往都先开发住宅产品,其他商业配套及市政配套相对滞后。而在这一次新城建设中,政府主管部门将采取“倒置法”建设,先加大对道路、市政配套等方面的投入建设,这必然会对整个区域的价值升值起到推动作用。
政府的投资先释放出来,以此提高土地价值,只能这样,新城建设和基础投资建设、相关的产业升级和地产开发才能形成良好互动,新城建设才能真正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