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辽宁省拉开序幕,大连市包括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等在内的435名考生走入考场,共同接受母语文化的大检验。许多考生普遍感觉:会读不会写,提笔就忘字。
此次测试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字音认读、字形辨误、汉字选用四项客观题和汉字书写一项主观题,而汉字书写部分,则要求在田字格内填写。按要求,笔画连断不清、字迹过于潦草即被扣分。两词一组的辨音题、在语言环境里辨字义等题,则更让人感觉平时的疏于“较真”,像“湖泊、血泊”辨别读音、“合龙和合拢”的区别,模棱两可,难以答准。
试后,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考生,他们均普遍表示:考题难度不低,想达到600分以上的“一级”水平并不容易。“原以汉字测试难不到哪去,答完卷子后才知道,太多叫不准的读音、不会写的汉字了!”一名小学老师坦言,她之前低估了考题难度,没有做过多的复习。而一位从事编辑的考生则表示,工作中都是用电脑打字代替用笔写字,况且智能ABC、搜狗等汉字输入法越发得便捷,只要输入大体的拼音,马上就有数个现成的词组,所以时间一长,提笔忘字就是常事。
大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德京介绍,此次辽宁省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份之一,共有2000余人参加了考试,以大连参考人数最多,为435人。考试试点将先在我省部分政府部门、新闻出版单位、教育机构中进行,然后逐步在全省推广,并划定相应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陈德京表示,由于近年来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提笔忘字、误用错用汉字等现象。“此次实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也是希望借此引起大家对汉语的重视,它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防止汉语水平的普遍滑坡有重要的意义!”(李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