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区长们抓住一切时机在讲台上努力推介自己城市的时候,他们些许焦急的心态似乎正印证了其身后大屏幕上的关键词——“危机与转型”。这也是2008年住交会的年度关键词。
“在这一轮的寒冬中,中国的城市将与房地产一道,面临着深度调整。并且在此过程中,一些一体化区域的城市将逐渐崭露头角。”在本届住交会的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和官员们纷纷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区域一体化或将出彩
中国近30年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中国的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同时,区域的一体化又会促进不同城市进行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加快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圈”字颇为形象和传神地概括了这种区域一体化的精髓,但是如何成“圈”以及如何利用“圈”则成为了各个城市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所依靠的正是三个区域“发动机”:第一个是珠三角,第二个是长三角,第三个则是环渤海区域。但是,珠三角已经满负荷运作,且处于升级阵痛时期,长三角也面临着很大的困惑。如今,毫无争议的是,环渤海区域依托国家战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正是基于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在今年的住交会上,来自天津的城区土地项目和楼盘展示,均极力打造“京津一体化”的概念。
“京津高铁开通以后,30分钟的经济圈已经将京津连成一体。”天津市津南区区长李广文如是说。
“现在说天津是北方的上海,可能以后会说上海是南方的天津。”北京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则这样描绘天津的“野心”。
要实现“野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天津定位的问题。李国平认为,与北京的错位发展才是天津的出路,天津应该努力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中心。
“天津应聚集世界高端制造的企业以发展第三产业,如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会议等。”李国平说。
而对于整个环渤海区域,研究了该区域多年的李国平则建议:“环渤海的每一个城市都要做好自己,这样整个环渤海才能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极。”
如此看来,需要“做好自己”的还有地处山东的文登市南海新区。“我们把这个区域分成两个大区,一个是属于临港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另一个是旅游度假村,两个区同时开发,既适合居住,又适合创业,这样吸引力会更大一些。”山东文登市南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崔卫兵介绍说。
除了耀眼的环渤海之外,其余的参展城市也深知“区域一体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都大打“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王牌。
“淮南的能源与合肥的轻工业、科技恰能完美地互补,合淮同城化区域也将是整个安徽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淮南市副市长王诚在山南新城的推介会上介绍说,山南新城也将发展成为淮南新的市中心。
甚至在内陆深处的内蒙古,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了时髦名词。参展的呼和浩特欲与包头、鄂尔多斯“无缝对接”,实现“同城化”,成为草原上的“金三角”。
可持续的城市化
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聚集生产要素、促进区域开放和发展的同时,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城市开始赤裸裸地吞噬农村,城市规模扩大,但人口密度也在增大,交通问题成为瓶颈,对环境造成破坏,最终又会限制城市自身的发展。
这一问题也引起参加论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峰的关注。他表示,现在很多的城市区域按规划完工之后成为了“死城”。
“像北京的望京就变成了‘睡城’,大多数住在这里的人,工作消费都在CBD和望京以外的商业区。”他举例说,正是如此,城市的交通问题才愈发严重,城市病愈发明显。
“现在似乎进入了这样的怪圈:我们每一轮新的土地开发都是要做一个‘城’,于是整个城市也就变成了无数个城中城。”戴学峰认为,这样的规划显然是失败的。
“所以,科学发展观下的未来之城,不仅要求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还需要自身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嘉宾主持、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原国土资源报社总编辑刘允洲这样诠释他所理解的“未来之城”的概念。
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城市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而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到资源、环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所以,健康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应该注意“度”的问题,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大中小城市的布局,避免侵犯农民利益。同时,还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如雅各布斯曾在她那本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的那样:“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
中国在过去房地产商们大规模进行城市营造、城市营销的过程中,有些已经印证了雅各布斯的论断。
“所以,要化小房地产核算单位,把该城市做的事情交给城市,让房地产开发商只做房地产开发,而不是去做城市规划。”戴学峰如此建议。
而淮南市副市长王诚则结合淮南市的实际情况,分四个层次分别阐释了“科学发展观下的未来之城”的内涵,即老城区与新城区协调发展,矿区与城区可持续发展,城、矿、乡的统筹发展,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下的未来之城,应该不仅仅是新城,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城市,包括一个城市的所有层面。”王诚总结说。
正如城市战略专家、策划人王志纲所言,转型时代中的城市发展,不单需要有科学的思路,还需要很多成功的样本。也许,今天能够在住交会上出现并共商发展大计的城市,明天就是其他城市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