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非语言行为与孩子沟通
2009-01-04 10:03 来源: 望京网

  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交往,还可以通过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交往。家长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沟通,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目光的透视。目光是极为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柔和、热诚的目光会给孩子以激励;埋怨、责怪的眼神则使孩子感到不安和失去信心;瞪着眼、斜着眼则会使孩子有一种轻蔑鄙视自己的感觉。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始终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能使正在上进的孩子受到鼓舞,增强信心。

  在交谈时,父母应注视着他,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知音”。

  表情的传递。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在态度的指示器,面部肌肉松弛露出微笑的神色,使人乐于亲近,令人舒服。板着面孔,则会使人避而远之。

  服饰的熏陶。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往往能够体现出他的修养和气质。家长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家长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能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那么,孩子将会受到形象的、具体的、美的教育,并将会使之渐渐产生愉快的、健康的心理。

 论坛精选
·偶遇一个小导演 ·又见公交车巡视员
·秀一个慢动作视频 ·飞了10个小时降落在温
·飞机上俯瞰下面的云, ·望京商圈免费停车攻略
·人心向善 ·签到
·签到 ·一场秋雨一场寒,老人
·秋天的牡丹花 ·“烟雨江南”的韵味
·五环外房屋符合条件的 ·北京买房政策明天有变
·有没有发现现在大街上 ·面包吃完了,面包机转
·可行? ·满洲里
·塌陷的大坑终于填平了 ·雨中漫步大吉巷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