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还是停 经济适用房经历10年之痒弊端丛生
2009-01-05 17:2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自1998年以取消福利分房为标志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序幕,经济适用房也就此进入中国城市居民的视野,从最初的“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到2003年以后定位为“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既有过圆低收入家庭“多年家园梦”的荣光,也有过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口诛笔伐的尴尬。

  2008年底,正在国家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之际,在广东、山东、辽宁等地却传出了停建经济适用房的消息,是耶,非耶?经历“10年之痒”的经济适用房到底该何去何从,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十载经济适用房弊端丛生

  经济适用房在中国起步之初,因其定位为国内最主流的住房供应方式,土地实行划拨方式供应,80%以上的城市家庭均可以购买,对于户型、面积等等也没有严格的规定,一些地方因此出现了一些经济适用房的怪现状:在济南阳光舜城内,一批2000年建设的经济适用房中,面积最大的290多平方米,面积最小的也有约160平方米;在全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北京回龙观文化住宅区,一套经济适用房的装修花费就将近30万元……

  2003年8月,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国发18号文出台,经济适用房也从此由“住房供应主体”被改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自此以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牛市”,一直到2008年开始“刹车”。

  在这五年中,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价差普遍拉大。许多打着经济适用房名义建设的房子,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集资兴建的,这其中许多购房者并不属于中低收入群体,部分购房者甚至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

  真正面向社会中低收入群体公开销售的经济适用房则相对较少。然而,即使在这些相对较少的房子中,由于“地段偏远、配套不全、户型不合适”等等一些原因,政府费力建成的经济适用房中低收入群体并不买账,许多低收入家庭最后不得不忍痛放弃苦等多年的购房机会。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并逐渐走向低迷,开发商资金普遍吃紧。由于经济适用房建设投入大、利润低,在北京、济南等地出现了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土地招标“流标”的情况,经济适用房建设也因此又一次陷入尴尬。

  停建经济适用房的日照样本

  经济适用房走过十载,功劳不可谓不大,但尴尬也几乎从未间断。就在国家启动大规模保障性住房投资之际,广东、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传出停建经济适用房的消息。记者从山东省建设厅住房处获悉,目前,山东省内日照、莱芜两市都已经停建了经济适用房,其余15个区市仍然按照规划有序推进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但无论是在日照还是莱芜,停建经济适用房并不意味着停止供应“经济适用房”,两市都采取了“建房市场化、补贴货币化、租房购房自住化、运作规范化”的思路,变传统的“补砖头”为“补人头”,这一思路经过多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已经日臻完善,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日照是山东省最早停建经济适用房的城市。据日照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厉建伟介绍,日照市从2003年开始停建经济适用房,最初指定一块土地的拍卖收益作为经济适用房专项补贴资金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进行摇号补助;从2005年开始,补贴资金直接从日照市土地收益中列支,并根据当地房价年涨幅实施同比例浮动,以同步减轻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负担。

  日照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经济适用房“建设和购买资格把关难”。日照市只向经过资格审核的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经济适用房购房补贴,这些中号家庭只有在购买了符合面积规定的住房后才可以领到补贴;较好地避免了一些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建设经济适用房,甚至是建设户均面积160平方米以上的“豪华经济适用房”。

  日照的模式还彻底解决了“政府费力建设百姓不买账”的难题。日照市把购房自主权交给了中号家庭,中号家庭可以在日照市任意区域内选购自己中意的小户型住房,而不是在多年等待、期盼后,却不得不因为地段、配套等问题放弃难得的购买资格。

  日照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政策实施五年来,目前已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补贴1.64亿元,解决了3047户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论坛精选
·祝劳动者们节日快乐! ·今日天气
·邂逅猥实花与油菜花的 ·国家植物园的南园这是
·为了这张嘴,真拼啊! ·#五一放肆嗨 颐和园已
·#五一放肆嗨 贸大南围 ·#五一放肆嗨#这个五
·#五一放肆嗨 又到了蔷 ·#望京爆料王
·大风天儿的改善一下伙 ·劳动最光荣 五一节快
·一直向北 开启五一之旅 ·当今社会不生病、没有
·手气杠杠滴啊! ·羊蝎子滋补锅
·阅读小达人 ·以创新与转型开启新征
·热爱阅读小达人~读《海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