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卖不出去10套房,我就喝10袋三聚氰胺。”这是一个房地产公司营销总监在自己MSN上的签名。
对于许多从业超过10年的房地产人士来说,2008年是他们经历中最糟糕的一年。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去年1~11月住宅销售面积7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4%,其中期房住宅销售面积60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5%。
一半的成交量跌幅带来的是难以消化的“库存”。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北京新建商品期房可售房屋套数为188013套,尚未签约销售的现房套数为174290套。两项相加,北京市2008年滞销住宅套数近36万套。即使按照2007年全年12万套的销售速度卖,要消化掉也需要3年时间。
北京不仅是成交量大面积萎缩,不少区域的房价也回到2007年中旬水平。万象新天楼盘去年9月团购起价8271元/平方米,比6月的13000元/平方米下降30%;郡峰楼盘从历史最高价23000元/平方米降到15000元/平方米。还有少数楼盘,开盘价直接低于周边二手房价。
新房的成交波动直接影响二手房成交价。据21世纪不动产对去年下半年北京100多个成交活跃楼盘监测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有85%的楼盘价格出现下降,平均跌幅8.9%,这是近10年来北京二手房价格的首次下跌。而去年下半年北京市二手房跌幅前十名楼盘的平均跌幅为17.4%,月均跌幅2.9%。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认为,房地产2009年还是一个调整年,真正走出“熊市”恐怕要到2009年下半年。21世纪不动产相关负责人则称,2009年下半年以后楼市的恢复性增长,并不意味着房屋涨价,至少到2011年以前,以房价增长为标志的楼市繁荣期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