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沉溺冬眠将错失良机在一些大地产企业相继发出过冬宣言后,一些中小企业也纷纷紧随其后,开始了提前放假的日子。未来的一到两个月里,在中国地产业的工作“日志”上,正常进行项目开工,全身心地投入销售的企业很可能将寥寥无几。
诚然,放假培训、裁员降薪、开源节流、缩减开工量等一层层“穿棉袄”的过冬策略没什么错,但倘若只认为一季度将无所事事,甚至在等待更多的政策信号发出,显然是坐井观天的思维。这种“坐、等、靠”的观望,很有可能让传统的一季度销售从身边悄悄地溜走,最后让大部分房企在报表上“死”得更加难看。
夸大“冬眠”的作用,显然无法让更多房企躲过寒冬。从政策面上看,我们已经不能指望有更多的激活和保护措施出台,因为普遍被认为是困局的2009年,国家考虑更多的是以日用品拉动春节消费市场以及农村市场。在政策出尽的前提下,开发商像“大兵瑞恩”那样等待一场拯救,那只是一种单相思。如果莫名其妙地自己被自己打趴下了,然后再自怜地说要实现“6个月回暖”,那只能如同盖一栋更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眼下,“过冬论”已经被房企们夸大为仙丹妙药,包治百病。实际上,穿棉袄不能长时间抵御寒风,还应运动起来增强自身的活力。如何在2009年的前三个月主动出击,创造更多、更新的销售机会,以奠定整个上半年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虽然每年的一季度是楼市的传统淡季,但对于2009年一季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的一季度,需要用非常的态度对待。在考量自身承受力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的手段可以有多种。
合理价格促销必是其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上周五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会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合理价格促进销售,因此,开发商应该把这种表态,认为是鼓励销售的机会,利用当前交易环节低成本以及贷款利率处于近十年来最低点的助力消化存货,全面恢复新的市场周期信心。
其次,拓展销售渠道也不是一点指望都没有。市场高潮期的简单粗放营销策略需要及时调整,这种调整除了要打通网上销售、跨区域销售、团购销售、定点销售、人群跟踪销售外,还应该里应外合,在行业之外寻找到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契合点,并在金融新产品的结合部,扩大个人住房消费的渠道。如车房捆绑、住宅与家电捆绑等新销售手段。
只有谋求与今年国家消费政策的良性互动,方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市场。在任何时候,我们的房企都不能在销售上单打独斗,甚至是像往年那样守株待兔,板上定钉在传统销售的单个模式上。否则,停留在市场的老思维、老套路上,我们的第一季度等于是白白浪费。
俗话说,一年看首季。房企只有把“一季度”当成“四季度”的紧迫感来做,才能增加过冬“迎春”的砝码,这样“6个月回暖”的信心指标才有可能实现,从而为2009年下半年的行业复苏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