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写字楼信息网统计显示,2008年北京写字楼市场供应量达412.28万平方米,而市场整体吸纳量为151万平方米,较2007年下降5.6%。
租务市场方面,市场呈现出需求萎缩,租赁市场新成交额的急剧减少,整体空置率持续走高的态势,同时租金价格较2007年下跌了八个百分点。作为北京主要商务区的CBD、燕莎、东二环及王府井均处北京东部,不但是写字楼最集中的地区,同时占70%以上的外资公司集中在上述地区写字楼中,这也是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其标志有,一是国贸写字楼租金三年来首次下调,二是郊区化办公成为部份大型企业的选择,诺基亚中国总部从盈科中心B座搬入北京南部的亦庄地区,同时敦豪从燕莎地区也迁入亦庄,而摩托罗拉则从CBD核心区迁入了望京科技区中现代的新摩托罗拉大厦。三是北京周边科技园区中的市政配套日益成熟,很多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已不再将城市商务中心区的写字楼作为企业总部的首选,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与物流业由于业务与人员的不断扩张,控制物业成本已变得十分关键。
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削减办公成本、奥运综合症以及繁荣时期大兴土木所带来的过量供应,使租金最高、跨国企业最多的CBD区域,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下滑趋势最为明显的区域。在小额租赁市场,不少抗风险能力小的租户甚至选择在租约内毁约。这些违约的中小型企业多集中于金融、贸易、IT等行业,租赁的物业从甲级楼到商务楼都有。2008年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唯一的亮点是,传统制造行业等外资公司对该区域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如索爱在东煌大厦租赁34,000平米的面积,丰田汽车在环球金融中心租赁15,000平米的面积。
相比急剧波动的CBD区域,北京其他写字楼区域市场相对平稳,除中关村外,燕莎、金融街、东二环等传统经济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置率增长。
销售市场方面:2008年写字楼大单成交持续活跃,国内机构毫无悬念成为写字楼销售市场的需求主体。
一方面,外资机构出于多种等因素的考虑,绕开“限外政策”,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房地产市场,如SK中国以33.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位于CBD区域建国门外大街与东三环路交界处的凯德大厦;马来西亚投资基金以25亿人民币购买了位于东二环的中汇广场,百盛集团以11亿元人民币购买了位于太阳宫的双全中心 S1大厦。
另一方面,国内机构依然是写字楼销售市场的需求主体,金融保险行业扮演了2008年大单成交的主要角色。比如中国太平洋保险以近22亿元人民币购买了位于金融街核心区的丰盛大厦,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3亿元人民币购买位于金融街的金祺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