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唯一的公立女中:超过80%女生不想做"淑女"
2009-03-11 08:58 来源: 望京网
 

  华夏女中特色办学 培养学生独立自信

  女子中学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很多人脑子里可能立刻会蹦出“淑女”这个词。但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公立女子学校华夏女中日前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并不把“淑女”作为自己到女校学习的目标。

  淑女,在辞海里的解释是“美好的女子”,在辞源里的解释是“贤良的女子”,总之“美”和“善”是传统解释中对淑女的定义。在生活中对淑女的解释则各有不同。美国电影《飘》中,黑妈妈教育斯佳丽,“真正的淑女,得见到耗子就晕倒,在外吃饭不能吃多,不能懂的太多”。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会用“很淑女”来形容女性优雅的举止。

  华夏女中校长宋立琴说,我觉得“淑女”这个词并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这个词现在已经不能涵盖女性的全部修养。华夏女中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不把做“淑女”当作学习的目标,我觉得恰恰是学生们对自己更加自信的体现。

  女中:“没把培养淑女当目标”

  作为北京目前唯一的一所公立女子中学的校长,宋立琴说,我们从来没有把培养淑女作为学校的目标,其实决定学生未来的关键还是学生自己。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体能、心理特点不同,不可能按照一个目标统一的打造。学校能做的只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长处,我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是淑女,但一定是充满智慧的。

  对女子中学的办学特色,宋校长说,女中的基础应该是中学,然后才是女子特色。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我们必须达到,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女生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她说,以学校初中部为例,在招生时,华夏女中学生入学平均成绩在宣武区要排名10名开外,但中考的时候,华夏女中的成绩已经排名全区前六。

  在女子特色教育方面,华夏女中没有开设“婚恋家庭”这类的校本课目。宋校长说,女子教育并非简单地增加女子课目,我们强调的“因性施教”更侧重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在学校环境的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风格。她举例说,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之后,学生“等一等”再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女生和男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男生是“想到了”就回答,而女生更多是“想好了”再回答。她介绍说,学校目前一共开设了40多门校本课目,分为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科技素养和艺术素养四个方面,“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女校学生不做“野蛮女友”

  不愿做“淑女”的女校学生并没有变成“野蛮女友”,宋立琴说,华夏女中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生活态度比以前更积极,她们更多思考,有能力处理问题,也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体会成功感。“这样的女性也许不同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淑女形象,但我认为,人才的内涵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淑女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未来新的淑女的标准一定是在众多杰出女性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华夏女中已经开办12年,如果硬要从婚恋的角度说,从我得到的反馈看,那些独立自信的毕业生更受社会的欢迎。”宋校长说。

  晨报记者 施剑松

 论坛精选
·蔷薇花 ·网络上道德感强的人现
·朝阳金盏地区一高尔夫 ·清华附中最新消息
·#热爱阅读小达人 "每一 ·喜报|热烈祝贺十街坊2
·怪不得今年飞絮少了! ·发个熊猫视频,刚才发
·天津发生暴力伤医死亡 ·电诈小提示
·突发!山西太原小区爆 ·在浩瀚书海中遨游,让
·热爱阅读小达人 ·又见月季霸京城
·又起火了?这是金盏家 ·“五一”假期,北京多
·东坝宴河弯北面冒大烟 ·#热爱运动小达人
·今天这大风 飞沙走石 ·保利天汇北边黑烟滚滚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