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肥猪“猪坚强”废墟存活36天后获救,被誉为耐力好、抵抗力强,还可能活到20岁。这一经典案例被一些开发商用以在去年楼市冬季聊以自慰。可是未曾想获救之后的“猪坚强”,收留它的某博物馆工作人员曾表示,“猪坚强”体重疾升,又胖又懒且脾气坏——这倒是与眼下的楼市有几分相似。
去年遭遇楼市寒冬后,南京各区都陆续出现了楼价跳水的状况,成交冰冻的状况几乎延续了整个令人烦躁的夏季。南京救市新政使楼市从几近“休克”中缓过来。“活过来”的开发商们,面对近两个月楼市销量的节节攀升,虽然仍“营养不良”,但已按捺不住那股涨价的冲动。这种异常反应成了当地政府以及领头开发企业的一块“心病”。
极端的涨价“传奇”
一位大爷在取钱付定金的工夫,他看中的楼盘涨了1000元/平方米;凌晨2点钟,400多人排队抢房,一个房号在网上被炒到2万元。
南京向来不缺乏楼价快速蹿升的经典案例——2007年那个两小时涨价1200元/平方米的南京涨价“传奇”还未被人忘却,一年多后,“传奇”再度上演。日前,南京一位购房者按照3200元/平方米的价格付下了2万元的定金,却在签订合同之前接到开发商的消息,称房价整体上扬1000元/平方米。这位购房者最终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按照42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房;要么开发商退还2万元定金。
的确,谁也没预料到“绝地反弹”来得这么快,就连当地一家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对《第一财经日报》坦言,近2个月的成交量急速上扬令他们的管理团队十分“诧异”。曾在去年下半年比拼降价的企业迫不及待地翻新了“价目表”,甚至不给购房者任何喘息的空间。
先是江北大盘苏宁天润城将2月份推出的一批3088元/平方米特价房全部取消。该楼盘2月份均价在3500元/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涨到4280元/平方米。万江共和新城的售楼人员则表示,三期项目的最后4幢高层均价为4200~4300元/平方米,这也较之前的均价有了200元~300元/平方米的价格上浮。
“依然只有少数楼盘在涨价销售,大多数的楼盘仍在低价出货。只是些许涨价的案例搅乱了市场,影响十分恶劣。”当地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对本报记者表示。
雨润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钱毅甚至看到了一些更令人“背气”的案例。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有的楼盘为了让仍在犹豫的购房者迅速敲定购买计划,将价格上调50~100元/平方米,以从价格上传递出楼市回暖的信号。
“但是实际上,多数的价格上涨都是‘虚构’的,现在根本不存在价格迅速上扬的条件。”钱毅表示,他所担心的是,“现在一看到市场有热度就开始涨价,如果涨价苗头扩大了,又会造成新的泡沫,既而进入又一轮的有价无市——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谁是“救市主”?
南京市房产部门相关负责人于本月19日便通过媒体公开呼吁,“开发商应当从促进消费的角度合理定价,顺应、爱护市场,不应该盲目乐观、贸然涨价”——这并没有直接影响一些楼盘的涨价。
在房产部门发出“呼吁”的第二天,南京市地产老大栖霞建设向从业者又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良好状态“是南京市政府政策促进、房企自我调整和刚性需求释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开发商应当“备加珍惜”。
“我市一些开发企业也开始提价,甚至出现了个别企业因提价而要求解除购房合同的极端案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购房者观望情绪”。栖霞建设称这封“倡议书”与政府的呼吁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最近出现的一些涨价“苗头”,令人不安。
亚东润创置业副总经理宋娟也认为,春节以来南京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上升,出现回暖迹象。虽然价格不会出现大涨或大跌,但是由于存量房的增加、供需比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宋娟的担忧不无道理。南京网上房地产的资料数据显示,2009年1月1日南京商品房的可售套数为53129套。截至2009年3月23日19:40,同样是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南京商品房的可售套数减少为46337套。这意味着,在此之前的82天,南京楼市卖了6792套存量房,平均每天去化约83套房。按照这样的速度,即使排除新增商品房的上市量,南京楼市目前现有的存量商品房可以卖19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