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家长的爱有多重? |
2009-04-04 14:03 来源: http://jiazhang.club.sohu.com |
每天下午下班后,他和她,夫妇二人便驱车到百里以外的学校。他们的儿子,佳佳,在这所重点中学里就读。佳佳今年高考,还有最后的两个月。佳佳的父母和我同住一小区,久了,便熟识了。
两年前,佳佳转入另一个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学习。孩子不错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其父母的骄傲。新年过后,考虑到孩子已进入高三,学习紧张,夫妇二人经过商量达成一致:为了让儿子集中精力备考,这个学期伊始,刘妈妈和刘爸爸便在这个城市的中学附近,租下两间民房,开始了陪读生活。
下班后,夫妇二人便从工作的城市一路赶过来。每天晚上,黄妈妈精心为儿子准备他喜欢吃的饭菜,有时还要陪佳佳读书到深夜。
空时,和刘妈妈闲聊。从她的谈话中,我渐渐了解到关于陪读的一些情况。在陪读的家长中,以母亲居多,也有父母双双陪读的;在被陪的孩子中,以高中生最多,以高三阶段最多。有的家长甚至从高一起便开始了陪读生活。陪读的家长,职业多种多样。有的是“全陪”。 家长或在当地做点小生意,或在单位请了长期事假,或干脆放弃工作,当起了全职“保姆”,一心一意替孩子料理生活起居。有的是“半陪”。白天上班,晚上过去,就如上面提到的佳佳的父母。
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值有多高。在被陪的孩子中,有的是孩子主动要求的;有的是父母主动提出的。无论陪读的初衷是怎样的,但陪读家长们的相法是共通的。家长们都认为,在高中阶段,特别是在备考前的这段关键时期,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孩子的学习习惯在某些方面总有些是不合拍的。比如:有的熄灯后还大声喧哗,影响孩子睡眠;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自制力差;有的孩子认为父母陪读可督促自己……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陪读”的方式如何,不论“陪读”的效果如何?我对陪读家长们的“良苦用心”肃然起敬。在这所重点中学就读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经济状况大都不错。为了孩子,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情愿做出牺牲,不辞辛苦,选择陪读。 我的孩子还小,或许,到时,我也会选择这种方式。明天的事,谁知道呢?
在我看来,一名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指孩子的学习成绩出色,还包括孩子多方面的素质,能力。比如: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处世协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等,在孩子成长阶段,这些能力不是陪读能“陪”出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