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警示,可以做出“熊猫烧香”破坏网络的电脑才子,怎么就不可以再做一个“老虎吃面”为互联网做正面贡献?如果有他们的发展空间,谁说他们就不能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呢?
就算你不是网民,有一种电脑病毒你也会知晓一二,那就是如今沸沸扬扬的那只憨态可掬、颔首敬香的“熊猫”———“尼姆亚”,当然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熊猫烧香”。
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它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截至案发为止,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瑞星2006安全报告》将其列为十大病毒之首,在《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的十大病毒排行中一举成为“毒王”。
湖北网监在浙江、山东、广西、天津、广东、四川、江西、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熊猫烧香”病毒制作者、传播者李俊、雷磊等6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
其实,我也是深受“熊猫”之苦的。前两天,我的电脑每打开一个文件,便有一只可恶的熊猫拿着三支香出现在我面前。我总是隐约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让我气愤至极。因为要杀它,我把整个电脑都格掉了,损失了很多珍贵的资料,真是对它恨之入骨。
但是最近听说这起案件告破,作案人员竟然是这样的情况:李俊,男,24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人,中专文化程度,曾在某电脑城工作;雷磊,男,25岁,李俊的同乡兼同学,两人高中毕业后一起参加网络技术职业培训班。
原来还都是孩子,我心里的恨顿时融化为一种奇妙的感觉。试想,如果他们如此出众的才华可以用到我们的发展中,那会是一笔多大的财富?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淹没在市井?为什么他们没有一个可以展现才华的领域?
现在很多人都是求名心切,80后的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一些特有的才华去吸引别人的眼球。但是,他们错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展示空间,难道这些错都是他们的吗?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文凭敲门砖的时代,把多少拥有特殊才艺的人们挡在适当的领域之外?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警示,可以做出“熊猫烧香”破坏网络的电脑才子,怎么就不可以再做一个“老虎吃面”为互联网做正面贡献?如果有他们的发展空间,谁说他们就不能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