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未婚,28 岁。因发热2 周,咳嗽、咯血1 周入院。
病史 患者发病前曾在东北出差3 个月,回到北京4 d后出现发热,T 38.5 ℃,多于午后、夜晚发热,伴咽痛,无咳嗽、咳痰、乏力、盗汗等症状,自服白加黑、扑热息痛等药物体温无恢复。1 周后到校医院就诊,胸透未见异常,血白细胞(WBC) 16.3 ×109/L ,中性粒细胞77.9 % ,查体发现双侧扁桃体肿大,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3 d ,体温无恢复。复查血WBC14.8 ×109/L , 中性 84 % ,换左旋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2 d ,体温仍无改变,并逐渐出现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块。摄胸片示双上肺异常阴影, 复查血WBC 25.3 ×109/L , 中性90 % ,诊为“肺结核”,当日转至解放军309 医院就诊,给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链霉素抗结核治疗及红霉素、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但患者体温仍在38~39 ℃,咳嗽、咳痰症状无好转,仍以白黏痰为主,偶有痰中带血,但咳血较前减少。抗结核治疗5 d后,胸部CT 示双中上肺斑片状阴影,左下肺片状阴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血沉( ESR) 42 mmPhr ,谷丙转氨酶(ALT)47 U/L ,谷草转氨酶(AST) 40.8 U/L ,总胆红素(TBIL)33.3μmol/L ,白蛋白(ALB) 23.8 g/L ,遂停用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加用乙胺丁醇。查血气:pH 7.517 ,PO2 47 mmHg ,PCO2 29.5 mmHg ,SO2 88 %。同日12∶30pm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伴腹泻10 余次,为稀水便;3∶00pm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查体:血压120/60 mmHg ,心率150~160 次/min ,呼吸35 次/min ,口唇发绀,双肺大量水泡音,考虑为急性左心衰,给予强心、利尿、泰能抗感染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3 d后复查血气: pH 7.467 , PO2 64 mmHg , PCO2 38.5 mmHg , SO2 93 %; 血WBC 34.8 ×109/L , 中性93 %。于次日拔除气管插管, 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RCU。患者发病以来食欲下降, 无盗汗, 无口干、眼干、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Raynaud 现象, 大便1 次/d , 无尿少、下肢水肿; 否认结核、肝炎、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按计划进行预防免疫接种曾接种过卡介苗。否认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在北京从事网络工程工作, 无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未到过疫区或牧区。有少量吸烟史。父母及哥哥均健康, 家族中无同类病史者及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 体温39.5 ℃,脉搏100 次/分,呼吸34 次/分,血压120/80 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结膜轻度充血,巩膜无黄染。口唇轻度紫绀,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0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4 次/分。无杵状指(趾) ,双足背轻度可凹性水肿。
问题:请给出您考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