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在一些大学校园,如果您想单凭某个人特定的外表来判定他的性别,那您可能就会因此遭遇尴尬。记者日前采访获悉,中性化装扮已在高校有所涌动。
日前,记者在海淀区学院路几所高校校园看到,几位女生头发很短,穿着宽松的T恤、运动休闲服或是牛仔裤,腰间挂着几根金属链,言谈举止像男生;个别男生耳朵上打了很多耳洞,穿着极贴身的瘦腿裤。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小徐坦言,她从小就不喜欢穿裙子,穿裙子她会感觉别扭,穿着变中性化也没什么的,这样行动起来更方便。北航学生小杨认为大学是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鲜事物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生中,中性化的现象比较多;而且中性女孩性格豪爽、为人热情大方、开朗容易相处、不做作。二外学生小王认为,中性化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电视媒介文化的影响,就像之前超女中的李宇春的“中性化”就拥有不少“粉丝”。许多同学对“中性化”不赞同,北理工学生小陈认为,他不喜欢中性女孩,不喜欢那种样子,不像女生,也没有女人味的女孩。
专家分析,如果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潮流盲目追捧,这可能导致部分孩子的性别差异日趋模糊,不利于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实习生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