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上午,育慧实验小学大门紧闭,空荡荡的操场上只有几堆课桌椅。武校长说,那是被别的学校挑选出来准备运走的

办完转学手续后,家长带孩子来向老师告别

学生们分流走光了,闲下来的教师们聚在教室里打扑克、嗑瓜子打发时间
打工学校拆除老师学生分流———
教室的黑板是黑色的油墨刷成的,不能拉伸也不能演示幻灯,但那上面的每一个粉笔字都是孩子们渴望的知识。
这里没有重点小学里价格高昂的课外辅导班,但每周都会有一个日本留学生赶到这里给孩子们义务讲授日语。
孩子们的家长都是普通的务工人员,他们每天要从菜市场、废品收购站骑着家里的三轮车匆匆忙忙地接孩子回家。
北京市一所普通的打工子弟小学——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育慧实验小学,按照城乡一体化改造规划要求,2009年4月20日学校关门,校舍即将变成废墟。
老师微笑送走学生
这里有太多的地方和城市里的公立学校不一样,甚至连学校都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老师和城里的老师一样爱孩子。
学校关门前的一周,校园里来了很多讨要学费的家长,政府部门紧急出台了学生们的转学安置计划。
但学校的20多位老师一直坚守在这里,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还没着落,而且学校拆迁后,意味着很多老师的家就没了(他们一直住在学校)。
上完最后一节课,在与学生分别时,老师们微笑着和他们挥手告别。“我们也是人民教师!”副校长刘来深沉地说。
部分老师生计堪忧
“这个小红花章是用来给孩子们奖励的,可是以后再也用不着了。”学前班的张丽红老师看着抽屉里的东西眼睛里忍不住涌出泪水。
张丽红老师曾被评为北京市“首届新公民园丁特别奖”,这是一个表彰打工子弟小学优秀教师的奖项。
当她的丈夫身患尿毒症濒临死亡、众亲友均决定放弃的时候,她毅然捐肾,将丈夫从死亡线拉回,并于手术后一个月返回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岗位。
她的举动,直接促成了北京市朝阳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师生大病救助基金的成立。
学校关闭后,她每个月支持一家三口的800多元收入没了。
“民办”教师重新上岗
学校办公室里有一张教师通讯录,4月24日,记者拨通了部分教师的电话。
一些年轻、可以住校的男老师已经找到了新学校,像锦州师范毕业的26岁的刘存已经在百年实验小学开始工作,电话那头传来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声音。
但一些女教师的求职却并不太顺利,曾经被评为朝阳区优秀民办教师的黄淑慧,刚参加过一个学校的试讲。新学校离家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另外要求她讲语文而不是英语,去不去黄淑慧有些犹豫。
张丽红现在正失业在家,但接起电话的那一刻,听她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开朗,“实在不行就去超市当理货员,等到暑假再找学校继续当老师”。
在那张通讯录上,还有很多电话没有接通或被挂断,希望电话那头的他们是正在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课。
摄/记者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