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常见病你得防着点
2009-04-28 15:27 来源: 望京网
    夏季到来,许多和季节变化紧密相关的疾病也随之而来。急性胃肠道疾病、中暑、红眼病等,这些都是在夏天这个季节中容易得的疾病。针对这一系列夏季常见病、多发病,记者咨询了市中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了解到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市民有所帮助。
  饮食不当易得急性肠炎
  夏季气候炎热,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条件,食物因此极易被污染,所以夏季急性胃肠道疾病比较多发。大量食用生冷不洁净或过期变质的食品,或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公共场所进餐,餐饮器具消毒不严,再加上炎热,胃肠功能就容易失调紊乱,导致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病较急,开始时大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感觉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有数次至数十次水样便,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并含少量黏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得了急性肠胃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同时还要注意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预防急性肠胃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食品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急性肠胃炎的首要措施,特别是对乳制品、蛋、禽、肉类更要经过严格检疫。不吃病死的家禽肉,对于盛过这种肉的容器,切过这种肉的刀板要严格消毒,手要彻底清洗。不吃腐败和不新鲜的海产品,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隔离带菌者,切断传染源。
  高温要小心中暑
  夏季气候闷热,如果人较长时间地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就可能引起中暑。
    中暑最开始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疲倦、出汗等症状,继续发展下去,病人可有发烧、呼吸和脉搏加快、面色发红、不出汗、胸闷、神志不清,甚至晕倒、意识丧失;也有些病人会出现大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等症状。如果有人在烈日或高温条件下发生上述情况,要首先想到是中暑,并采取以下措施来急救:先将病人移到荫凉、通风的地方,解开领口的衣扣和裤带,再用毛巾浸冷水后放置在病人的头额部,为病人扇风并按摩四肢。不要让人群围在病人周围,以免影响通风。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可以让病人喝些淡盐水或凉茶。对于症状严重的病人,如果救治者经验不足或没有治疗条件时,应在进行一般的处理后,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不可延误。
    在中暑的预防方面,平时房间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通畅;在烈日下工作时最好戴草帽,避免头部直接暴晒于骄阳下;多喝水,随身备用清凉饮料,如绿豆汤、凉茶、荷叶水等,以及防暑的药品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的症状,要立即到荫凉处休息,并服用防暑药品和清凉饮料。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在适当的时候应在荫凉通风处休息。在饥饿的情况下,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地工作。平时饮食宜清淡,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治疗。
  游泳谨防红眼病
  夏季因为天气炎热,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和入侵人体,所以是“红眼病”的多发季节。而且由于天热,游泳的市民增多,互相传染的机会也因此大大增加。
    “红眼病”在临床上称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发病较急,潜伏期在1~3天,多为双眼发病,两眼可同时或先后相隔一两天发病。市民如感觉眼睛流泪多,有异物感和灼热感,结膜充血,并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睁眼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一般来说,如分泌物多为眼屎,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症状表现多为流泪,则多是病毒感染。专家指出,“红眼病”不会影响视力,一般治疗两周便可痊愈,但也不能因此轻视,治疗不当者会导致慢性结膜炎。
    要预防“红眼病”,就要尽量避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等物,一旦与病人接触后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去公共泳池游泳时最好戴上泳镜,游泳前后最好能滴一些抗菌、抗病毒的眼药水;平时不要用手去揉擦眼睛,最好使用手绢或者餐巾纸。另外,进食荔枝等易上火食物,也会加重“红眼病”病情,所以在发病期间不要吃这类食物。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时间管理启蒙书》观
·我爱阅读 ·蔷薇花
·网络上道德感强的人现 ·朝阳金盏地区一高尔夫
·清华附中最新消息 ·#热爱阅读小达人 "每一
·喜报|热烈祝贺十街坊2 ·怪不得今年飞絮少了!
·发个熊猫视频,刚才发 ·天津发生暴力伤医死亡
·电诈小提示 ·突发!山西太原小区爆
·在浩瀚书海中遨游,让 ·热爱阅读小达人
·又见月季霸京城 ·又起火了?这是金盏家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