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犬病防治小知识
2009-04-30 11:09 来源: 望京网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
    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也可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
    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舔人的黏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实验动物可经食入含病毒的食物受染,也可经肛门受染。狂犬病毒也可经气溶胶而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狂犬病患者或进行狂犬病毒有关实验时,均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
    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0岁—7岁的儿童约占17%,8岁—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20岁—60岁年龄组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有较多危险感染狂犬病。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潜伏期有所不同。
    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 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对狂犬、狂猫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等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棉、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小时到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抗血清。(完)

 

 论坛精选
·喜报|热烈祝贺十街坊2 ·怪不得今年飞絮少了!
·发个熊猫视频,刚才发 ·天津发生暴力伤医死亡
·电诈小提示 ·突发!山西太原小区爆
·在浩瀚书海中遨游,让 ·热爱阅读小达人
·又见月季霸京城 ·又起火了?这是金盏家
·“五一”假期,北京多 ·东坝宴河弯北面冒大烟
·#热爱运动小达人 ·今天这大风 飞沙走石
·保利天汇北边黑烟滚滚 ·有邻友呼吁我吃个“茄
·北小河改造工程 ·五一健身,快乐不停,
·对外经贸大学南墙的蔷 ·热爱阅读小达人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