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遭性骚扰学会求助法律
2007-02-27 09:55 来源: http://www.thefirst.cn/

        本报记者报道 小学1—3年级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小学4—6年级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初中年级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高中年级要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昨天,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下发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首次对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提出了具体教学目标。


  小学安全教育以游戏为主


  《纲要》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教育部要求,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将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教育形式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安全教育将分别以活动体验、体验辨析为主。


  从今年起,全国各中小学将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逃生演习。


  本市部分小学已有防灾教育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初中以上年级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防灾课程,一本名为《安全应急与人防知识》的教材也已在本市初中以上年级开始使用,教材包括地震、火灾、交通、公共卫生、传染病、“三防”(核、化、生)、心理防护、文明素质等的教育和训练内容。


  另外,部分小学安全教育中使用的《幸存者》系列教育光盘,包括防恐、野外生存、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交通、火灾等知识。


  “2004年12月,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将预防艾滋病和毒品正式列为义务教育的内容。”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从初一到初三年级每学年用四课时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则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学年安排两个课时。


  根据市教委要求,目前全市中小学每学期要进行一次针对火灾、地震及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演练。

 论坛精选
·今日签到 ·快乐天天
·秋到贵阳阿哈湖湿地 ·旧日回忆
·最北供销社 ·重大事故!新疆一景区
·18号线即将开通,天通 ·昨天是北京最热的一天
·妈耶看个签到视频里边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们
·昨夜八点来钟京密路多 ·签到
·今日立秋 ·台灯,可调亮度和颜色
·91男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
·才知道莲藕是怎么长的 ·折叠桌、便携小桌
·五环平房桥堵的已不动 ·周末派出所给办身份证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