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我国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都会逛花灯逛庙会吃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按说吃过元宵后,这个年也算过完了。
元宵虽然不是我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节日食品,每家都会购买,天津也有几个品牌颇受欢迎,虽然品种很多,但是还是传统的本地品种更受欢迎,别看小小的元宵,从煮到吃还是有讲究的。
煮之有方
元宵在煮的时候也很有学问,不少年轻人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把元宵生生煮成了片儿汤,其实有些技巧掌握了就很容易煮出漂亮的元宵。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煮汤圆用汤有讲究,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的部分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甜汤可以用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无馅料小汤圆还可以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鲜,放些砂糖或黑糖增加口味,也可使用红糖及姜片煮汤圆以去除寒气,或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食材,增加营养素含量;咸汤圆可放小虾米及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摄取。但需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调味料。

食之新法
元宵水煮而食之外,家庭里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油炸元宵和拔丝元宵,现在新鲜的吃法还是挺多的,将芝麻炒酥研碎,放入稠糖糊中,然后将油炸好的元宵下入糖糊中滚蘸均匀,出锅上盘,逐个摆开,互不粘连,冷热食用皆宜,这种吃法叫穿衣法,还有将元宵摆放在抹有底油的
铁盘内,入烤箱或烤炉的烘烤法,当元宵呈金黄色时,撒上白糖、芝麻食用,无油腻感,口味清香甘甜,老少皆宜。还有一种酒醉法,将特制的小元宵煮熟放在碗中,再将煮沸的甜酒浇入,若加入花生仁、橘子瓤、菠萝丁、糖桂花等更佳,甜酸软滑,酒香醉人。色、香、味俱佳。
品之禁忌
食用元宵是有禁忌的,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就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汤圆内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其中油脂含量均较高,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对于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汤圆;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