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京书法家罗钟:左右分书 功性兼修(组图)
2009-06-18 13:55 来源: 北京商报
  在北京望京新城中,居住着已故书法大师罗丹的亲侄子——罗钟。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工作间,这就是罗钟在北京的家。走近屋内,除了墙上分别用“罗丹体”、隶书和草书书写的作品外,就是主人自身散发出的墨香之气。

  罗钟,圈中名人、圈外凡人。如果仅凭借伯父罗丹亲侄子的身份,罗钟不可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罗钟从小对书法就有浓厚的兴趣,他常常一边悉心揣摩伯父的运笔落墨,一边在心中反复酝酿行云流水般的神韵。如今,罗丹书法在罗钟手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同时,也有了自己的风格。

  齐白石曾言“学我者死,似我者生”。那么,只有保持对艺术的一腔热情,才能赋笔墨“以写我心”的灵魂。对此,罗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从伯父周围好友处取经。他除了研习书法和诗词外,对音乐和舞蹈也情有独钟:拉过小提琴、弹过吉他、跳过华尔兹、获过国际舞奖。广泛的兴趣,不仅丰富了罗钟的文化素养,还给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灵感。

  有趣的是,罗钟左右手都能创作。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罗钟坚持右手写“罗丹体”、隶书,左手写草书。罗钟对记者表示,坚持左笔草书,因为草书反映的是内心平静与不平静的交替过程,可以由平静写到不平静,也可以由不平静写到平静。右手过于熟练,手还来不及思考就已挥毫完毕。对于草书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境界,只能借助左手来书其空灵心境。

  观其作品,不论是一向为世人所熟知的隶书,抑或是素有家庭装饰美名的“罗丹体”行书,还是一个时期以来罗钟为之倾情研磨的巨幅大草,无不呈现与众不同的夺人风采。无论是充盈着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还是字里行间荡漾的浓厚书卷气和庙堂气,在罗钟的书法作品中,总能让人沉浸在一种或庄严或飘逸或洒脱的意境之中。

  此外,“功性兼修”为艺之道是罗钟的座右铭,他自己也是“功性兼修”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功是书法家笔墨功力的坚定基础,性则是对文化及品性的修养。

  不管是在永安行医,还是在永安、厦门政协从事文史研究工作,直至今天在北京闲居,罗钟时刻都没有松懈通过笔墨功力的强化,坚实迈向书法艺术高峰的步伐,从早年的遍习汉碑及魏碑,至青年时期专注于行草书,直至当下在隶、草、碑之间探索,他都旨在把握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今天,罗钟有一多半时间都在临摹古帖,力求不断的学习进取。商报记者周述
 论坛精选
·朗读者 ·想吃饺子了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
·北京“5.1”假期天气预 ·#热爱阅读小达人
·4s店里品咖啡 ·热爱阅读小达人
·涟水领秀花都 ·以后就医……
·#热爱阅读小达人 特别 ·求助,市区附近或郊区
·读书快乐 快乐读书 ·#五一放肆嗨 银发四姐
·刮风啦!风好大啊 ·大望京公园是个大宝藏
·此时的风,好大! ·#热爱阅读小达人 《塞
·涡轮增压 ·地坛公园一大一小流苏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