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城市连曝经适房丑闻 专家建议反思制度缺陷
2009-06-25 13:5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房摇号,弄虚作假;买房不住,违规出租,改变地块用途,违规建别墅,不同城市连续上演的经适房事件暴露出了哪些问题?保障性住房如今保障了谁的住房?

  专家建议: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淮安尝试经济适用房新形式,是存是废,存在争议中的经适房究竟该如何走?面对经适房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制订政策上我们还应该有哪些努力?《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告诉您一个数字,就是在这个地球上生出一个六胞胎的几率是多少呢?是一千亿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概率了,但是就在几天前,在武汉还发生了一件堪称奇迹的事情,那就是有六个编号相连的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在一次摇号中居然全部摇中了,事后有专家计算,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比率是一千万亿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就约等于不存在。那么当然经过事后的调查,这件事情是一个舞弊的事件,我们想请教一下观察员王先生,您怎么看这样一个人造的奇迹?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的确,这样一个一千万亿分之一的数字,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极端化事件的出现,也许我们根本去无法想像这样一个数字的存在,这种概率要想成为现实,需要动用多少人,多少关系,才能制造出这样偶然的必然。因此,小概率之后有大问题。

  主持人:

  今天我们关注这样一个小概率的事件,是因为这一段时期以来,有关经济适用房的新闻频出,我们收集了一下,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新闻主持人:

  6月12日,武汉市5100多名困难家庭市民参与经济适用房余家头小区的公开摇号,结果摇中的124个人当中有六个人的编号是连号,遭到质疑。

  解说:

  中签概率一千万亿分之一,连数学家都为之瞠目,就是这样的六连号通过电脑摇号,在武汉横空出世。从资格审查到摇号过程,经济适用房的层层审批程序竟然挡不住几份虚假的材料。武汉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5100多名市民竞争购买124套经济适用房,六连号的申购户电脑摇号时竟然全部摇中。

  “李鬼材料”竟然一路绿灯,街道、社区、民政、房产等多个部门的审核一一失效,中介公司交几万元就能享受办证、登记、摇号一条龙服务。“武汉六连号”丑闻证明了经济适用房作弊链条的存在。经济适用房申请人身份作假,竟然畅通无阻,而对于千辛万苦申请到经济适用房的人,真的是住房困难,又真的是自己住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2009年6月24日早间报道: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镇有一个新城大厦,其中322套经济适用房交房才八个月,竟然有一半左右已经被出租,一些业主不顾经济适用房不满五年不能上市交易的规定,现在就通过中介转卖住房,导致部分经济适用房登记的房主并非是真正的房主。

  物管方保守估计,租出去的房子已经有一半,大厦内,有的房子搞起了日租房的小公寓,还有个体餐馆、渔家馆等。

  解说:

  经济适用房转租转卖,用途作假,成为个体追逐利益的工具,这已经不是个例,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司空见惯,这违背了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初衷,而除了申请人身份造假、住房用途作假外,还有开发商干脆在房产开发功能上作假。

  今天的新华网河南频道登出了新闻调查“经适房变身豪华别墅”,因为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替谁说话”,郑州一处经济适用房土地违规建别墅事件被媒体曝光。河南天荣置业有限公司承建“西湖秋韵”,郑州市规划局明明发放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许可证,然而当经济适用房建起大面积别墅时却无人监管,当民众举报此事时又遭到冷落。

  开发商打着经济适用房的名号盖商品房,公开造假,为困难群众谋福利的经济适用房,成了审批官员权力寻租的砝码和开发商牟取暴利的工具。就这样,经济适用房在被真正需要的群众适用之外,居然也被身份造假者适用,被用途造假者适用,被不法开发商和官员适用。

  就在今天,关于经济适用房除了以上带有灰色基调的新闻,还有一条新闻备受人们期待,那就是从明天开始,《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公布,此前,该办法征求意见稿曾经在网站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点击数共达1801.8万人次。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适用住房的准入条件,而在户籍年限、收入财产标准、住房困难面积标准等方面,网友交锋激烈,不知道明天公布的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能否在杜绝经济适用房乱相上有所建树。

  主持人:

  王教授,您看这一千万亿分之一的事件到底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拿到这六套房的事件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好多东西还不能下定论,但是里面有一些事情我们是值得分析的。因为当我们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实际上在去年,武汉市就已经注意到经济适用房在出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已经修改了相关的程序,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真是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他是要经过街道办事处的核准、初核、初审,再经过区民政局,还有房产局等等一系列的再审再核,但是还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锡锌:

  您刚才说到过五关斩六将,本来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看起来在武汉,其实我相信许多地方都是可能在轻飘飘之间来完成的,小概率的偶然在很多时候成了必然。尽管我们有这样一些程序,比如说有三次的审查、审核,甚至还有社会公开公示,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种准入资格的门坎问题,首先是定得过于宽泛。

  主持人:

  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不宽泛,比如说在武汉市,要想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话,您就得是年收入824块钱以下,而且人均的住房面积要小于16平方米,规定得很清晰,您为什么还要说刚才那个观点?

  王锡锌:

  像这种情况,各个地方也许在某一时候会有一个具体的细化标准,但这种标准我们说它宽泛,是因为标准还需要认定。比如最近我们看到这一标准已经出台得比较清楚,但是它可能过一段时间也会有调整。

  主持人:

  我换句话说,您是街道办事处,我想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那我要提请什么样的条件,你要做什么事情?

  王锡锌:

  一般来说经济适用房需要三个方面的标准:

  第一是身份必须是本市的户籍。

  第二,所谓的收入要是中低收入以下。

  第三是住房面积也是在平均居住的面积以下。

  主持人:

  你作为街道办事处,你能审核我吗?

  王锡锌:

  刚才你说了,像武汉这种情况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标准,这就涉及到我说的第二个方面,我之所以它说宽泛,是指从标准执行的意义上来说。如果我街道办事处要审查你,当然要去核对你所申报的材料是否符合事实,这时候就带来一个标准执行的问题,即便是看起来比较具体的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意味着大量地成本投入,比如街道如果要审核,你的收入是不是低于中下水平,我们到底是看你的工资收入,一些面上的收入,还是要看你的储蓄,你的其它财产,如果要看其它储蓄财产的话,那这样一个工作,其实街道办也好,区县一级政府也好,它很难去完成。

  主持人:

  也就是说这个标准定下来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很难去核定这个问题。由于很难,所以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可能我认真工作,我还分不清谁符合,谁不符合,如果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别人乘虚而入,我反而能够得到好处,相劝之下当然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王锡锌:

  没错,因为这样一个标准的执行成本很高,因此,每一个人其实都能够很快地发现这样一种准入门槛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这个漏洞就是假如我去造假的话,看起来是一次冒险,但是这种冒险成本很低,甚至是没有成本的。

  主持人:

  比如这次武汉这六个人,我们现在从报纸上看到的对他们的惩罚,无非就是让他们得到这个房,退回去就是了,对他们还会有进一步的处罚没有?

 论坛精选
·热爱阅读,提升品质 ·#热爱阅读小达人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热爱阅读小达人
·#热爱阅读小达人 读完 ·#热爱阅读小达人 《乡
·热爱阅读小达人 ·天津一日游,碳水之旅
·热爱阅读小达人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被人
·我爱阅读 ·品味老北京小吃
·山西太原一小区发生爆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
·热爱阅读小达人 ·温榆河芸上梯田油菜花
·老好喝了……喝鸡汤 ·《长袜子皮皮》读书分
·北小河公园 ·美的集团收购Teka集团
望京网 2008